第二百八十九章 憋屈的金帐汗国(1/2)

“降者不杀…”

得到了李孝逸的示意,上官昭容凌空虚踏,步步生莲,面色清冷的看向下方犹在反抗的叛军。

统帅已死,庐陵王李显明显早已没有了和武后对立的勇气,余下还在反抗的叛军登时黑压压跪倒一片。

无谓的牺牲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庐陵王李显都没有匡扶李氏的意向,如今徐敬业等虚空境强者被杀,没有了这些人带头的叛军如同失去了主心骨。

在李孝逸的协助下,上官昭容很快将战场的局势控制下来。

李孝逸心里清楚武后此举的用意。当初巾帼军是她力排众议让上官昭容成立的,如今这一战的功绩,足够堵住大唐皇庭之中的悠悠之口。

不仅让武后的帝位更加的稳固。同时,对大唐朝中对武后不满的一些官员也是一种震慑。

“上官将军,如今大局已定,我们是时候该离开了。”

莫凌泉一脸淡然的看向正在组织善后的上官昭容。

“这就要离开了,不与我同去云岚么?”

虽说早就猜到可能如此,上官昭容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不了,如今云岚的局势,有没有我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与其如此,不若完成我未完成之事。”

莫凌泉摇摇头,虽说联合大唐,结为秦晋之好,可这并非他的目的,甚至说,只算是权宜之计,将来势必会和大唐处在对立面。

本来,对于所谓的杨公宝藏,他只是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即便得到,不过是锦上添花。

可鱼玄机却告诉他,杨公宝藏之中存在着传国玉玺。这让他不得不重视起来。

毕竟,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这句话实在是太过深入人心。起初,莫凌泉听到这个消息之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这句话。

可鱼玄机却告诉他,传国玉玺就是他要找的十大神器之中的后土印。

这才是莫凌泉最为在意的。

而从沈沉舟哪里得来的秘密,杨公宝藏就在扬州道,这也是莫凌泉在听说徐敬业在扬州道起兵之后,顺势前来扬州道的根源所在。

眼下叛军刚刚击溃,大唐朝廷对于扬州道的掌控处于最为薄弱的时刻,这队友他们来说,可是极为有利的条件。

扬州城城外的山林,就是莫凌泉一行人的目标所在,不过他们手中掌握的秘密也就到此为止了,最为重要的地方竟然少了一块。

他们只能推断出杨公宝藏的大概位置所在,其它的得靠他们自己搜寻,这让莫凌泉有些无奈。

莫凌泉不是没考虑过与大唐合作。不过,自从鱼玄机告诉他传国玉玺的秘密之后,他就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也许单纯的宝藏天后武则天还不会太在意。毕竟如今的大唐国富明强,所谓的宝藏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可有传国玉玺那就不同了,天后武则天有十足的理由对莫凌泉等人动手。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这是多么的让人心动。

万年以来,从未一统的云岚九州,或许因此而一统,她可不会放弃这个大好的机会。有了传国玉玺,即便这大唐本姓李又如何?

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可不是一句空谈,甚至代表着九州之地的民心所向。有了它,大唐对周围的国家动兵有了十足的借口。九州一统的诱惑,没有哪个帝王能够抗拒。

徐敬业的叛乱虽然被镇压,扬州道混乱的局势一时间也难以稳定。

莫凌泉几人的离开,并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有心算无心之下,他们已经消失在大唐皇庭的视线之中。

如今的大唐,所有人的视线都被这次平定叛乱的巾帼军所吸引。即便有些人感觉不对,可李孝逸都亲口承认此次平叛乃是上官昭容的巾帼军为主力,他统领的扬州道三十万大军为辅。

这一切都让人无法去反驳,即便看起来有些荒谬,可在有心人的推动下,上官昭容的巾帼军可谓是一战成名,成为大唐军方的新锐。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此次平叛,巾帼军虽然一战之后名扬天下,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反观李孝逸,已经稳坐扬州道大总管的位置,成为一方诸侯。

徐敬业等人打着庐陵王李显的名义废除武后,匡扶李氏的起义就这么被镇压了,该杀的杀。收押的收押投降的投降。

甚至于大唐朝堂之上,一些反对天后武则天的官员都在这场风波之中被杀或被罢官流放。

这一次平叛,最大的获胜者就是这位稳坐大唐庙堂之上,运筹于千里之外的天后武则天了。

千里之外的官道之上,上官昭容帅领着一众巾帼娘子军向着雁门关出发。

雁门关外,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他们将从草原借道,前往云岚。

这里,是金帐汗国的地界。

大唐皇庭早已同金帐汗国大汉递交了借道文书。面对强盛的大唐,刚刚被大宋挫败的金帐汗国大汉别无选择。

大宋高宗不能把他如何,甚至于在形式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还要求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白袍剑君】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八十九章 憋屈的金帐汗国〗地址https://wap.v377.net/0_410/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