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巫族(2/3)

师道。

当年巫族带领族人西迁,一路上水土不服,无数的巫族中人倒下再也无法站起来。在绝望之际,天出异像,巫祖遇到一个灵气转生的女童,收为弟子,传其道法。女童天资过人,修习了巫祖的无上道法,还炼制灵药,挽救了无数的巫族之人,带领巫祖之人穿山过水,克服无数困难,在中州定居。最后成为巫祖的第二代首领,被专称为天后。相传当年天后去世之时,地崩天哭,巫族无比哀痛。巫族以其无上神通,令天后摆脱往生,一直在巫族中转世轮回,当巫族面临灾难之际,天后就会从新苏醒,拯救巫族。

天后诞辰是岭南最重要的节日,除了巫族,还有苗,黎等族都同样庆祝,甚至南岭地区的天元派也接受了这个风俗。欢歌载舞自然就需要大批的物资。岭南地方虽大,但是繁华程度和中州其他各处相比,有所欠缺,每次天后诞辰,就有大批的商人赶往岭南。玄天中和揽月楼的人在临安分手,楼主把另外一块客卿的牌子交给玄天中,揽月楼在南岭一样有着驻点。楼主特意吩咐无论如何玄天中都要在半年后赶到临安汇合。自临安出发,藏身在大批的商队之中,一路保持低调,反而避开的修真者的注意,顺利到达岭南。

玄天中在商家之中打听了一遍,自己现在的位置是南岭最大的城市,名为海音城。城市围绕着一条涛涛大河大河,每当风雨汹涌的时候,河水拍打河堤,宛如惊涛拍岸,如同海音一般。从海音城继续往北走数天,翻过南岭和岭南之间的屏障,就进入天元的封地。

进入海音城,玄天中精神一振,自从破茧而出,自己对周围天地元气的敏感度已经到达一个新的境界。以海音城的大河为中心,河水的流动就像是一个牵引之力,仿佛把整个岭南的元气都往海音城汇集,无穷无尽的天地元气汇集起来,一部分注入大河之中,另一部分汇集到海音城的北郊,其余散发出来的元气分布在周围的山脉之中,透过花草树木重归天地。

好一座大阵,这阵法完全就是以凝聚天地元气为目的,整个海音城的设计就是按照大阵的需求设计的。这些时间,玄天中在不断阅读各种阵法的书籍,离高手还有差距,但是大概的阵法理念还是能分辨出来。竟然有人有如此大的手笔和资源这岭南设计这样一个阵法。

大河宛如无底之洞,容纳了所有灌输进去的元气。海音城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这大河就吸纳了近千年,这些无穷无尽的天地元气到底到什么地方去了?玄天中围绕大河转了一圈,竟然没有发现任何的破绽。现在剩下的就是海音城北了,玄天中打听一下,城北竟然是岭南最大的巫族的祭坛。

月黑风高,玄天中直接往城北出发,凭借着六神识,躲过几次的暗哨,慢慢接近祭坛中心。到达祭坛外围,玄天中只能苦笑了。祭坛周围密密麻麻的遍布了大量的巫族之人,这些人里里外外的把祭坛围起来,在地上静坐,其中绝大部分居然是妇女。

这莫非是什么仪式?玄天中心中嘀咕着。坐在地上的所有巫族之人都面朝祭坛中间,十余丈的祭坛上面树立这两个巨大的石像。左边是一男子摸样,菱角并不分明;右边则是以女子摸样,轻纱蒙面。

玄天中知道男的雕像就是传说中的巫祖,相传巫族的化身千万,没有固定的面目,所以石像才会模糊不清。而女石像自然就是天后。巫族之中,认为所有族人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没有特殊之分,所以只有最尊贵的女性才能蒙面,这是巫族最高的荣誉之一。不知道是因为天后蒙面才有这规矩,还是有着规矩才有天后蒙面。

可惜了,玄天中多少有点遗憾,居然没看清天后的容貌。自己久闻岭南巫族的巫术有着精妙之处,自己要提升修为,当然要借鉴一下,只是今天没有机会了。

“阁下临门不入,暗中窥探,有违客人之道。”玄天中背后悄无声色的出现一道黑烟,黑烟散尽,露出里面皮肤黯黑的大汉,阿古拉。

玄天中豁然回身,以指代剑,手指之间发出白光,还夹带着阵阵的寒气。一剑光寒,这是玄天中根据三式残剑改造的第一招,里面包含了夺目之光和自己金丹里面的寒气,以白光让对手失明,再用寒气减缓对方的行动,这一剑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是要把白光和寒气透过剑气发散,就要求对各种元气*控自如才能达到最理想效果。

阿古拉身前黑气再现,一部分如同透明轻纱挡在前面,另一部分如同灵蛇一般绕道玄天中背后,正面还有带着风雷之势的一拳。

“混元道。”玄天中心中一震,自己虽然不知道混元道如何运行,但是却知道混元道霸道无匹,出手之间夹带风雷之势。当日叶高柔的巨灵神掌就是威力巨大。更可怕的是自己一直战无不胜的夺目之光,竟然无法穿透那层黑气。只能身形急闪,向远处逃逸。这人擅用黑气,自然是巫族的人,但是怎么会天元派的混元道?

祭坛周围的人已经被惊醒,纷纷汇集过来。

阿古拉看着玄天中远去的身影没有追赶,震碎手背之上薄薄的寒冰。对方的修真境界似乎不高,但是招式之间散发出来的寒气甚是*人,不仅仅瞬间冰封自己的手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皇帝修仙传】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三章 巫族〗地址https://wap.v377.net/0_9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