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诏命(2/3)

已埋下了疑忌的种子。

伴君如伴虎,如果老虎对你已经有了注意,别说是你的权力地位,就是身家姓命也有危急。

‘你妹的,这件事可真是棘啊!’

王濬的顾虑,方绍当然想到过,可是,玩政治不可能不冒风险,权衡再三之下,他别无选择。

“唉,我也是身不由己呀,为了大局设想,我只能冒险一试了。”方绍显得有点无奈。

三天之后,晋阳。

天色已黑,晋阳的行宫之中却是灯火通明。

寝宫中的御榻上,刘备斜依在枕上,神色时而清醒时而呆滞,摊在胸前的不停的哆嗦着,那是前番昏迷所留下的后遗症。

此刻的刘备,俨然已是一个病重垂危的老朽,身上的英雄之气早已消散全无。

即使是病成这样,刘备也不得不强撑着身体,处理着各地发来的奏章,而吴懿则在旁边为他念那一道道的奏章,并根据刘备的口述代为批示。

作为刘备的大舅哥,吴懿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受到刘备的信任也是理所当然的。

静听着奏章的刘备眼珠子晃了一晃,神情又变得呆滞起来,吴懿知道时又到了,于是他将中的奏章放下,换上了另一道奏章。

那是一道委任的诏命,关于前线各军的一系列军事调动,以及并州与雍州的一部分郡守调动,当然,其中的所有内容都对秦益集团极为有利。

刘备呆呆的听着,其实在现在的状态下,他根本就听不清吴懿在说些什么,而吴懿在念到一些关键字时,也故意的压低声音,以含糊其意。

念完之后,吴懿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这道诏命事关国本,应该赶快发出才是。”

迷迷糊糊的刘备只能以“嗯嗯”来回应,吴懿嘴角闪过一抹得意,便将那道诏命捧在刘备而前,扶着刘备颤抖不止的,用玉玺在诏命上轻轻按下。

又一个“阴谋”得逞,吴懿暗松了口气,趁着刘备尚处于呆滞之时,准备再念几道早就准备好的有利于己的诏命。

正在这时,内侍进入,言大臣黄权在寝宫之外,有紧急之事要与吴懿商量。

刘备控制在自己中,那些拟好的诏命早晚都可以发出,所以吴懿也没急于一时,便令侍婢们服伺刘备先休息,吴懿便带着那些盖了玉玺和未盖玉玺的奏章而去,免得刘备清醒的时候看出什么破绽。

出得寝宫之外,黄权匆匆上前,焦虑道:“子远,出事了,城中魏国余党突然造反作乱了!”

吴懿先是一怔,随后不屑道:“一些苟且之徒而已,公衡何需大惊小怪,派兵将作乱者尽数镇杀便是。”

黄权忧惧道:“现在天色已黑,城中到处是叫嚣作乱之声,根本搞不清楚有多少乱党,现下晋阳城中兵马不过四千,只怕不够用啊,不若速调就近的郡县之兵前来平乱吧。”

“绝对不行!”吴懿断然的否定,正色道:“这样关键的时刻,我们必须保证晋阳城中全部是我们的军队,如果调外郡之兵前来,若是心怀不轨,咱们岂非自引祸端。我料想乱党只是虚张声势而已,根本不足为惧,咱们千万不可乱了阵脚。”

听得吴懿之词,黄权只好叹道:“好吧,那我速去安排平乱,子远你就守好行宫,千万莫让乱党有可趁。”

…………安乡,此地距榆次县约一百里,距晋阳约两百里。

马谡统领的两万兵马于几天前匆匆的赶到了这里,本来是奉了方绍之命,经由晋阳增援河东郡,但兵马抵达安乡后不久,晋阳方面便传来了诏命,令马谡不得再前进一步,全军就地折回,与左司马会合去守北冀州。

马谡也是个聪明人,他敏感的意识到这封诏命中可能有问题,所以便未曾马超奉诏折回,而是就地安营,以暂时休整为名逗留于安乡。

果然,就在马谡派人去往晋阳打探消息的同时,方绍的密令也迅速的到达。

方绍以左大司马的名义,向马谡解释了天子目前可能被权臣架空的危险,令他不必顾虑诏命,继续开进并控制住晋阳城。

方绍的猜测与马谡不谋而合,但这道诏命却着实令马谡感到为难。

理论上,皇帝的诏命上有玺印,自己当遵皇命而行,但现下大司马的命令又至,要自己不必理会诏命。

若是果如方绍所料的那般,那么自己此番前往晋阳,不但对为荆襄集团立了大功,而且还捞到了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卧龙助理】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九十四章 诏命〗地址https://wap.v377.net/112_112922/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