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古怪的青铜棺(4200)(3/4)

珠,如此一来,珍珠的数量便大打折扣了,至少要少四分之三。

不过他也并不十分失望,这些珍珠本来就是意外之喜,多多益善自然美妙,这样的数量也同样可以接受。

“来,我们四人一道出力,先将里面的棺材抬出来查看。”

如果要利用这些棺木躲避痋虫,这些套娃棺材自然要先一个一个拆分开来,如此才能合理利用棺木中的空间。

……

里面剩下的三层套娃棺材可一点都不轻。

不过有典韦这个怪力硬汉,曹昂与他的亲卫也不是一般人,吴良在旁边划划水略为提供一些助力,虽然费了一些周章,但最终还是将其从里面抬了出来。

抬得时候吴良就有一种感觉,里面的棺材肯定还装了其他的东西,而且是密度挺大的东西,否则仅凭三口木质棺材与一具尸首,应该不至于如此沉重,以至于就连典韦的脸都已经胀得通红,蹲在地上喘了半天气才缓过劲来。

结果待吴良将下一口椴木棺材打开,却并未在里面看到什么密度较大的东西。

两层棺材的夹层之间,只是填充了一些十分轻薄的丝绸。

是的,春秋时期丝绸便已经出现,并且出现了相对比较成熟的纺织技艺,虽然与东汉末年的丝绸还有一些差距,但许多贵族已经用上了精美的丝绸用品。

而齐哀公作为一国之君,自然也要比一般的贵族奢华许多,丝绸肯定不在话下。

除此之外,这个夹层里面的丝绸还经过了裁剪,缝制除了一些类似于帷幔的花样,分成很多层填在两口棺材之间的夹层之中,堆放起来便像是一朵一朵排列在一起的花簇,只不过受限于春秋时期的印染技术,这些花簇的颜色较为暗沉。

不过丝绸的分量实在有限,显然不是导致棺材异常沉重的原因。

“再抬出来,继续开。”

吴良观察了一番,又道。

眼下还未开启的棺材只剩下的两层,外面这一层乃是比椴木更加珍贵的梓木棺材。

这种木材坚韧富有弹性,密度较大不翘不裂,并且耐湿耐腐,虫菌不易危害,有“千年不朽”之称。

在古时候,椴木曾被誉为“正统之材”,甚至一度被定为贡木,用于制作优等家俱、舟船,甚至是一些做工优良的军工配件,民间有人私自砍伐即有杀头之祸。

至于里面那一层,按照春秋时期的习俗,应该也是梓木棺材。

于是,四人又一同上前合力搬抬。

如今虽然去除了外面这层已经打开的椴木棺材,但四人合力搬台里面那两口套娃棺材的时候,依旧感觉十分沉重,照样费了不少力气。

结果搬出来打开外层的这个梓木棺材一看,吴良就明白了原因。

原来。

这两层棺木夹层之间依旧只是填充了一些没什么分量的丝绸。

不过最里面的那个通常用来入殓墓主人尸首的棺材根本就不是预想中的梓木棺材,而是一口完全使用青铜材质铸造而成的金属棺材……

这口青铜棺材虽然比正常棺材的尺寸略小了一些,但一看就是真材实料的东西,敲上去声音很是沉闷。

除此之外,棺材的表面还铸造出了许多富丽堂皇的花纹,整体主要以蟠龙纹与云气纹为主,棱角则配合了一些绳索纹,有些小面还装饰了一些云气纹与贝壳纹,看起来很是精细。

若是放到后世,这口棺材本身便已是难得一见的文物,可与后世发现的号称“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的国宝级文物“司母戊鼎”媲美,价值连城!

不过这口青铜棺材并未使用常见的“三长两短”方式进行捆扎。

也并未在棺盖与棺材只见发现任何固定的手段,似乎就是简单的盖在一起。

吴良凑近了仔仔细细的查看了一遍。

很快便又在棺材的侧面发现了总共六个从棺材里面伸出来的六棱状金属柱,较大的两个侧面各两个,顶端与末端的两个侧面各一个。

这六根六棱柱的金属柱显然并没有与青铜棺材融为一体,而是穿过严丝合缝的孔洞伸了出来。

除此之外,六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曹操喊我去盗墓】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四十一章 古怪的青铜棺(4200)〗地址https://wap.v377.net/131_131328/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