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寡人必行(求票票)(2/3)
是很容易醉的。>
不过,看着王兄的样子,精气神还好。>
“淮南的确还需要数月整顿,然江南还需要速速定下策略。”>
“灭楚之后,大秦一天下之大局已经定下,没有任何外力可以拦阻,可一天下能否持久,为寡人所忧!”>
“江南、岭南、百越、南海等地甚大,不彻底纳入大秦掌控,乃是一个极大的忧患。”>
“还有北胡蛮夷,这些时日又要动作了,有蒙恬在北疆,暂且无碍。”>
观王弟、上将军、李斯等人进来,秦王政颔首,将手中食物快速吃完,便是让侍者撤下去了。>
秦军南下江南,暂时的确没有必要。>
可及早图谋,细细推行还是有相当必要的。>
眼下,燕赵、三晋诸国残余之力,甚至于楚国残余之力都流向齐国,而大秦一天下,齐国焉能例外?>
果然齐国也纳入大秦掌控。>
若是大秦不能够将江南、岭南等地也彻底纳入掌控,岂非留给那些人一个相当好的隐藏之地。>
那些人一日不解决,便会一日成为大秦的统辖隐患,至于外在的北胡侵扰。>
暂时无暇理会,待诸夏安稳,再腾出手好好收拾它不难。>
“江南之地复杂,大王未来之前,玄清也和上将军等人商讨过一些,暂时有一个大致的方案。”>
“即如此,还请蒙武将军一言。”>
随意坐在殿中铺就的绒毯上,关于攻略江南的详细方案,实则还没有出炉。>
许多事情看上去简单,真要一一落实,似乎一个个问题直接冒了出来。>
不过,大致方略还是有的。>
“嗯,蒙武将军且说说。”>
秦王政正在饮茶,闻此,笑语看向蒙武。>
“喏!”>
“大王,江南之地、岭南之地乃至于南海之地,数百年来,一直被称为百越之地。”>
“论起缘由,还要追溯至吴越时期,昔者,越国被吴国所灭后,越国的王族逃散,以北不敢行进,唯有沿着江水南下,便一直到今日。”>
“江东以南的区域,是越人汇聚的大部分区域,临近海域,称为瓯越,舆图而观,也为东越,自称为春秋霸主越王勾践后裔。”>
“再向南的越人,则是汇聚在闽水两岸,成为闽越,自称也是越王勾践的后裔。”>
“这两个部落是最大的。”>
“其余零散的越人也是向西、向南,汇入原本的江南蛮夷之中,称为岭南百越、南海百越、滇越……。”>
“他们渔猎为生,农耕甚少,断发文身,居无定所,然则,却颇有些剽悍,加上山林密布,大军应对有些艰难。”>
蒙武挺立身躯,拱手一礼。>
随即,话音缓缓,将江南之地的大致情形说道而出,若言有很强的阻力,不至于。>
果然那些人很强,也不至于龟缩于江南。>
唯一麻烦所在,就在于江南的地形复杂,山地纵横,密林遍布,瘴气弥漫,大军难以深入。>
“那里欲要长治久安,可有何策?”>
秦王政颔首,待在咸阳宫的时候,那里也有一些江南的卷宗,故而也了解一些。>
虽没有蒙武所言这般详略,大致情形还是一样的。>
击溃那些人容易,占领那些地方容易。>
那非自己想要!>
大秦需要对那里有长久的掌控才是符合大秦的。>
“欲要长治久安,非有焚灭山林,临水筑城,开垦农田,移其风俗,化入诸夏风华。”>
“需要很长的时间,在那之前,欲要安稳,非有数十万大军给予镇守整个江南。”>
蒙武又是一礼,长治久安的法子自然有。>
就是太耗费时间了,没有数代人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只有将江南之地固有的风华彻底抹去。>
才能够增添崭新的东西。>
那个时候,才能称得上有安稳的机会。>
“需要大秦付出很大的代价!”>
“以玄清之见,数十万大军镇守只是第一步,还要派遣要人梳拢整个江南的水系,修筑驰道,迁移江南之人汇聚一处处节点。”>
“而江南之地广袤不逊色中原,若要加快长治久安,还需要从诸夏迁移大量的人口,彼此通婚,繁衍生息。”>
“数代之后,风华自然就融入其中。”>
周清也是感叹一语。>
对于江南的情形,没有人比自己更加清楚,岁月长河之中,江南之地真正的发展起来,还是那场蛮夷入侵诸夏的祸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秦时小说家】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寡人必行(求票票)〗地址https://wap.v377.net/135_135386/1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