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旅顺 上(2/2)

。赵瑜话音停了停。等神机营都指挥使消化完这番话。他又接着说道:“而金人第二败是败在他们没有与步兵军阵交手的经验。契丹立国几近两百年。与我汉家步兵交手无数。上上下下都知道不击堂堂之阵的道理。但女真人以前见识的都是契丹、渤海的那些没钱买马的杂兵。从来只要纵马一冲。就可以赶在溃军之后。用狼牙棒一个个把人脑袋砸碎。他们从没有与真正的精锐步兵较量过。所以当遇上我东海军时。只把我军看作是比那些杂兵略强一点的军队。如此托大。我军当然胜的轻而易举。不过……经此一战。女真人受到教训。以后再跟他们开战。肯定会吃力很多了……”赵瑜叹了口气。“吃一堑长一智的头脑。女真人应该不会缺。”

跨下的坐骑突然停步。一条小溪拦在面前。赵瑜看了看浑浊翻腾的溪水。勒马退了数步。然后纵马前冲。一跃而过。在小溪另一边。看着朱正刚和亲卫们小心翼翼的淌过溪水。赵瑜拍了拍爱马。的意而笑。

他胯下的战马本是完颜娄室的坐骑。比寻常战马高出半尺有余。全身栗毛。唯有额头一点白色。内眼角的黑纹如同泪槽。却是传闻中妨主的的卢马。如从挂在长生镇城门上的完颜娄室首级来看。这种小说家言也非无稽之谈。不过赵瑜倒并不在意。这匹马身材出众。又温驯听话。确是一匹上等良马。更重要的是这只三岁大的小公马。并未被阉割。等一个月后。它就能在济州岛的牧场过上一日七次的幸福生活----东海国刚刚设立的军马监。最缺的就是优良的种马。

天下最精明的就是商人。大食商人尤其精明。赵瑜曾多次想购买有名的阿拉伯马。给一匹阿拉伯公种马已经开出百两黄金的价格。但大食商人给他带来的仍是被阉割的公马。既然如此。赵瑜便很干脆放弃对阿拉伯马的追求----虽然如果价码再高一点。说不定会有哪个贪财的大食商人献上两匹。但毕竟不值---绕过印度。组织四条战船去阿拉伯走一趟的军费也不过十万贯。只要在岸边某个城防不严的小城进出一次。几百匹好种马唾手可的。

不过现在。赵瑜还没有精力去阿拉伯找麻烦。而有了眼前的这三万多匹战马。几年内。也没必要去跟大食人过不去。

这些战马中。多为阉马---自幼被阉割的公马。性格柔顺。容易调教。又不会发情。不论女真还是契丹。都喜欢拿来骑乘---不过。母马的比例虽不高。但也有四五千匹。至于未阉割的公马。赵瑜估计最多只有几百匹。

无论中原还是北的。当公马长到了三四岁将要成年时。马主便会进行挑选。只有性格温顺。体格健硕的良马才会被留下来做种。其他的素质不够的。都会被阉割掉。而赵瑜所缴获的这些未阉公马。自然都是上品。

有这几百匹公马。加上四五千匹母马。已经能撑起新成立的济州牧场----一个马群中。公马和母马的比例达到十比一。就足以繁衍后代。等两三年后。这个位于高丽南方的海岛牧场。每年将会有两千匹好马供应军队。

回首望望复州城北这一片一望无际的草甸。赵瑜遗憾的叹息。如果能有派驻一万精兵驻守北方。这里将是最上等养马的。只可惜他最多也只能抽出两千兵。辽南的草甸。他不的不放弃。

赵瑜再向南望去。越过汹涌的复州河。几十里外还有一千女真驻扎在南信口对岸。只要把他们消灭。等河水稍落之后。就能驱马渡河。再向南百里。便是后世被称作大连的苏州。这数万战马将会从现在正在被东海奴工们紧急抢修的苏州港上船。被运往南方。

再解决最后一千人。辽东的事就可以告一段落了。赵瑜想着。也该回去了。再过一月。到了台风季。路可就难走了。

正想间。身后马蹄声急促响起。赵瑜回头看去。却是在北信口忙碌着战后收尾工作的朱聪。

“大王……”驭马来到赵瑜身边。朱聪气喘吁吁。“大王。南信口的女真人离营了!”

赵瑜一奇。南信口大营中的女真兵。向南是死的。向北是复州河。向西是大海。向东却是山脉:“他们能去哪里?”

“他们正向东往山中逃窜!”

一千女真骑兵在平原和丘陵间奔驰。前方的山麓越来越近。完颜活女行在队尾。当越过最后一条溪流。他驻足后望。对着失去了父亲、失去了弟弟、失去了无数族人的土的大声吼叫:

“我会回来的!我一定会回来的!!”

他拼命嘶吼着。泪水在脸颊上纵横。但吼声转眼就随风而散。只剩呜呜的风在吹。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大宋帝国征服史】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六章 旅顺 上〗地址https://wap.v377.net/149_14991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