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九五 中一(3/4)

他虽然一举歼灭了当先渡河的常胜军,阵斩郭药师这个三姓家奴,但完颜宗望只用一枚弃子便换得了自由渡河的空间。十万大军,分五路强渡,他区区三千骑也只能徒唤奈何。

此番兵败,种师道自认问心无愧,最多也只是智计输人罢了。唯独对在黄河边自裁的张叔夜,和在乱军中战殁的叔夜之子张伯奋,却让他有些黯然神伤。

张叔夜曾任兰州录事参军,而他当时也在秦凤路上,尽管分属不同军州,但在秦州帅府行辕中,也见过几次,言谈甚欢,也一起喝过几次酒。之后虽无机会共事,究竟神交已久。今次他定下计策,使人联络张叔夜配合,那边也是毫不介意便答应下来。正想着等战事结束,回到东京后,两人去樊楼好好再喝一顿,没想到转眼已是天人永隔。

一念至此,种师道虽是老大年纪,早已看破生死,但还是忍不住一阵心酸:“嵇仲啊嵇仲,你都不在了,我这老不死的却还苟活着。一个个比我年轻,却一个个比我走得早,连个喝酒的伴都找不到了……”

在自己的居所,种师道轻轻摇晃着酒壶,热腾腾的酒气扑面而来。弟弟死了,儿子也早不在了,敬重的老友也战死了,一个孤老头子活到七十多岁还有什么意思。

当真是老了。

如今天下大乱,英雄人杰却层出不穷,若是再年轻一点,种师道真想与他们周旋一二,“可惜……某已经老了!”

英雄已是迟暮。

今次惨败,还是他老糊涂的缘故……

自从烽火燃起,几家都是算计来算计去,一个个都想做黄雀,但黄雀终究只有一个啊!

这两战,都是在二月十日前后,宗望和陈五两家用的战法几乎如翻版一般,说起来的确是绝妙的讽刺,就不知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北归后,听闻如此败仗,甚至折了一个皇太弟,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又会有怎样反击。

……………………

磁州。

日头当空而照,融化的雪水在道旁的沟壑中哗哗流淌。雪融后的官道泥泞潮湿,雪水将夯土泡的酥软,不少地方便陷了下去。路面上积着的一个个水坑,如同一个个陷阱,有的深有的浅,浅的不过没过脚背,深的,甚至能将人埋进去。

道路难行,此地又新历战火,路上少有行人。但这一日,一队人马却在破损的官道上急急赶着路。

这一队人马,约莫二三十人。多数都骑着马,持兵戴甲,看神气是一队精锐的骑兵。只在队伍中间是一辆两轮马车,不同于多见于南方、宽敞的四轮马车。这辆两轮马车后的小小的轿厢,只能供一人平躺或是两人安坐。

一名车夫挥着马鞭驱使着拉车挽马,小心的避开道上的一个个水坑。车夫身边,坐着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双眉紧锁,面色沉凝。中年人端端正正的坐着,就算马车再摇晃,也尽力保持脊背的挺直。突然,中年人感到身后有了动静,回过头去,只见一只手挑开了车帘,车帘只拉开了一条缝,里面深黑一片,看不分明。而中年人侧耳过去,不知听到了什么。

窗帘放下,中年人重新坐直了身子,对着前面提声唤道:“李成”

听到唤声,走在队伍最前的一名骑手忙回过头来,满面虬髯,身形雄壮,马后弓袋中放着一张巨弓,正是久违了的雄州都头,被姚政、徐庆领兵追杀的李成。却不知如何到了这里。

李成骑着马,小碎步的赶到马车边,在马上弯下腰来,满脸堆笑:“李相……”刚开口,看到中年人突然变得锐利起来的眼神,连忙改口,“李丈!”

李姓中年点了点头,问道:“现在到哪里了?”

李成恭恭敬敬的答道:“回李丈的话。前面就是漳河,过去了就是相州的邺镇了,不过已如今的情况,哪里也不会有活人了。”

“离相州城还有多远。”

“三十里!”抬头看看天色,又加了一句,“天黑前应该能到。”

“那就好!”李姓中年叹了一口气,又对李成道,“你去罢!”

李成没有动,反而又叫一声“李丈……”

李姓中年一皱眉,“还有什么事?”

李成身子一颤,显是对李姓中年有几分害怕,小心翼翼的道:“俺只想问问,为何前面到了磁州城,不进城反而要绕过去,却往相州来?”

李姓中年犹豫,今次能收服李成,是他最大的幸运,不然在半路上,他和他身后的那位说不定就要倒毙于途了。

对于可以说有救命之恩的李成,他还是放下身段,耐下心来解释:“相州知州韩肖胄是韩魏王之后。韩家世受国恩,四世守乡郡,天下人皆可叛,唯独韩家不会叛、不能叛。你明白了?”

“小人明白了!”

一行继续南下,寻了一条船渡过漳河。到了日落西山的时候,终于抵达相州城下。不过如今相州城,只在巳、午、未三个时辰开城,此刻已是城门紧闭。看见一行骑兵从北而来,顿时一串号角响起,城头上也多了一排弓箭。

一行人停在弓箭射程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宋帝国征服史】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五章 九五 中一〗地址https://wap.v377.net/149_149914/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