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3/3)

更大呢。”

刘启出来还能听到二叔的大笑满园子响。

他知道这一夜必不平静。

有了二叔做楷模,那飞扬跋扈,那颐气指使,刘启也想经商成功,呼风唤雨。

他那个念头一摁不住,就想从宫廷中脱身,将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强,但是刘黑校场上战胜了宇文元成,接连几日都在为出征做准备,他也只好跟着打几个转转。

然而,世事难料,这个时候,一、二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权倾朝野的丞相鲁直东窗事发。东窗事发,就是鲁后一心想废皇帝,让自己的亲儿子废太子秦林继位,而鲁直却反对,反对的原因首先是皇帝没有失德,其次,皇权再次更迭,对国家形势不利,最后,秦林是先皇起诏,告太庙的废太子,废而重立,会让天下人不服〗人的意见分歧越来越大,最终决裂。

很多人乐于看待鲁党自乱。

而鲁直又在为很多朝局的事情背黑锅,包括一场惨绝人寰的兵变,如果鲁后与他决裂,那弹劾他便再也接不住。

冬至※史周通以奸利之罪弹劾鲁直……

这确实是莫须有的罪名,既没有用兵乱处置失当,也没有说他擅权,而是直接从人品上发出攻击。

本来这一罪可大可小,甚至连行贿受贿都算不上,鲁后却一反超,让廷尉张国焘去审理∶女婿去审自己的泰山,而且不是审别的,而是审所谓的奸利,这是带有强烈的侮辱性质。

按照惯例,在任丞相犯罪,要皇帝亲自来审……因为拜相时,是皇帝祭告天下,登坛拜相,告诉说:“朕将国事托付卿家,卿家多多费心。”而如果皇帝不来断丞相的罪责,而由低于丞相职位的官职来审理时,就是强烈的侮辱,审理的官员越小,侮辱越大,审理的罪责越是事关人品,越是难办,简直就成了皇帝赐丞相自尽的手段。

张国焘如何不知道?

他一个女婿,跑去逼自己的岳丈自尽?他干脆给好友刘捍一封信,说他的家眷正在接来京城的路上,要是到了京城,让刘海给予收留,而自己跑去上吊了←死了,那是一了百了。

按道理说,把廷尉逼死了,鲁后应该考虑放鲁直一马,鲁直也可以借此风声主动辞相,鲁后却不肯椭,她生怕御史弹劾一过,鲁直利用丞相的权力给她打擂台,立刻换官审理,越换官越小;而鲁直也是刚烈之人,既不辞相,也不认罪,要多小的官审都没关系,洋洋洒洒地自辩。(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三国之我成了张角师弟】最新更新章节〖344〗地址https://wap.v377.net/15_15407/1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