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2/3)

,竭力堆在炕上,一路不像人样地哭嚎:“我再也不敢了,别把我扔出去!”

次日清早。

刘启再也等不下去,立刻到朝廷,递上一纸书文,要为亡母丁忧。

人生五伦孝为先,丁忧守孝是一件大事,他又不是举足轻重的重臣,没有夺情一说,朝廷就准了。

他父亲尚不曾知道,他已经像一匹野马,在东市出入。

只是有一天,鲁太后招到刘洪事,鲁太后就问他:“内人近日驾鹤?”刘荷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太后最后以教子不严的罪,孵海半年俸禄,让他好好管教儿子,管教好,再送回到皇帝身边。

这时的刘启已经是东市里最为活跃的人物,一边卖肉一边做其它生意。

过不几天,他就要扩大生意,在东市的市场里挂了牌子请掌柜,年关是好季,各地豪强置办年货,下乡正是时候,可以进些红货、女用下去换粮食、布帛,有时天一亮,他就带着几个人匆匆出发,赶到码头去抢货,是那样地干,这天他来抢年货,突然到了一船鱼,上去一问,都是行会里的,心里一懊恼,就想撬人家货物的来路。

他转个身,把李多财的狗耳朵帽戴上,打扮成一个土贩子,等各鱼店的鱼上完,船已经空了,到搂着大皮袍的小帽货主跟前,楞头楞脑地问:“请问你们这儿鱼从哪儿进的?!”

小帽货主大为鄙视,挥手让他走远,说:“远着呢,让你知道在哪,你也去不了。”刘启固执地说:“你们用船能去得,我用两条腿怎么去不得?!”一圈人都乐了,二话不说,就把地名,怎么走扔给他,怂恿说:“你去呀。”

刘启还真要去,他觉着自己跟个小货郎一样桥马,进了别人东西,换些零碎,根本不是挣钱的路,回头跟李多财说:“这帮傻冒,不就是几百里吗?!咱没船,咱有马呀≠说了,离过年还有些日子,用独轮车也推得过来。”

李多财没什么太多意见,搂着袖子一味点头。

两个人说走就走,准备上钱,连忙募人,到了下午,一路十多个独轮车儿行军一样背着大饼,跟在一辆马车磨叽在直州的官道上,为防止抢掠东西,他们还带了哨棒,木枪。

到了第二天,天下起雪,空中昏成一团,就像重新弹的老棉花,风雪猛扑,伸出脸就是一阵生疼。

步行的人都撑不下,可这不着村不着店的荒郊的,却是无个可避之处,个个只得拖着身子抖抖地走。

这离京城才多远?都是战乱带来的呀。

刘启看他们垂头丧气,也的越来越大的雪,问李多财:“问他们,有没有人知道李邑?”

这些人都很少出门,还不比打听出沿路地名的刘启,只是冷得直叫苦。

李多财转向问别人,却问不出地方。

出门走了一天,也不能再折回去,刘启也无奈,只是鼓励他们继续走,见他们身上的衣服都相当地单薄,有人早撑不住,便生了个办法,叫他们把独轮车上的麻片披在身上,抽出麻片丝,在脖子上拴紧。

过了一阵子,风雪起猛。

众人寻了个背风的土坡歇了一下,煮了点辣椒水,就着干粮吃∷都又冷又疲,这一歇就不想再走。

车里有货款,而这些雇来的人靠不住,李多财不让他们上马车上歇,让自家赶车看得结结实实‘几个人没法子,顷刻把独轮车子半掀垫上围出一个圈,然后进去抱成一堆,唧喳说话,就此偏安。

刘启却的车队被风雪屯住,上到前面坡,打着凉棚四处望了一望,眼前只有雪花乱舞,根本望不出多远。

一阵风紧吹而来,他打了个哆嗦。

一个年轻男的披着麻片起身,在人堆出入两回,取得一致的说辞,来到刘启身边说:“又下雪,又结冰的,那里的人能抓得着鱼么?”

一群人都附和,起劲地鼓噪。

李多财看了一圈,蜷身拉住一身的皮棉,嘴巴哆嗦地说:“少爷,怎么办?”接着喝众人说:“嚷个糗毛,没了鱼亏的是我们,还不要照付你们粮食?!”刘启看他脸色青红,激动不已,便随手拉了他上坡,并向一堆的人招手,吆喝说:“来!我看到了那边像是村子,你们看是不是?!”

郊外荒僻处受罪,村子便是最引人梦求的。

人呼啦上来了一片,顺着刘启的手看,什么也看不清楚。

片刻,有一人不太肯定地说:“是好像有个村子!”几个人高兴,几下就将好像说成像,接着认可为是←们哄跑而下,推了车子就先走□启和李多财也上马,跟在后面走。

众人冒着雪一口气奔了七八里,却什么都没见着,无不泄气。

“坡子高!大概是远了一些,再走一鼓劲看!”刘阿继续大声嚷。

众人也大多不甘心,吼着嗓子甩音唱歌,扭着屁股跑得飞快,又跑了十余里,在官道边见了几个并连的岗子,仍不见人家≮人个个满头是汗,却也不再觉得冷,见天渐渐晚了,而雪花更大,又一阵地泄气。“别惊了汗,我们慢走一阵子再寻地方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之我成了张角师弟】最新更新章节〖345〗地址https://wap.v377.net/15_15407/1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