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小惩大诫(1/2)

秋雁一下子跪倒在地上,面色惨白,她不知道为什么一会的功夫自己就从人人夸赞的有功之臣变成了谋害当家主母的罪人?然而她并不甘心自己就这样背了罪,秋雁哀声连连地哭诉:“求老夫人明鉴,奴婢实在不知道这灵芝草会损害大夫人身体,如果奴婢知道的话就是借我一百个胆子也绝对不会去害大夫人的啊!”

韩兆隐皱着眉头看着眼前哭诉的丫头,然后压着心底的怒气放低了声音问道:“夫人的饮食一向按照府医交代的去照料,你说你是特意关照了夫人才私自把没有入库的灵芝加入乳鸽汤中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在用灵芝的时候你不先去向老夫人或者大夫人的管事妈妈们禀报?”韩兆隐不亏为当朝丞相,他一下子说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秋雁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呆滞,没错,当初是她听了三姨娘的话,如果没有被别人发现灵芝的事情就不对任何人提,一旦被发现了就大大方方的承认,毕竟讨好主子的事谁也不会怪罪。事实上,如果秋雁做的是一件好事,那么即使是没有禀报主子,也不会受到责罚,正如刚刚老夫人还要嘉奖她那样。可是,她犯的错误非同一般,极有可能就是谋害主母的大罪,所以在韩家这样的大户人家里,是绝对不会轻易饶恕她的。

秋雁哭着说不出话来,她朝着三姨娘的方向投来求救的目光,可是三姨娘这会连看都不看她一眼。这时韩雪颜开口道:“秋雁,你照顾母亲饮食有一段时间了,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纰漏,这一次是不是受到什么人的指使或者是胁迫?你不妨说出来,有老夫人和父亲在,定然不会白白冤枉了你。”秋雁看着眼前的大小姐,那冰凉透骨的眼神像是把自己整个看穿了,让人不禁后背发凉。而韩丞相又是个狠厉的角色,如果她替三姨娘背了黑锅,说不定真的会死无全尸,不如一切全都实话实说了,说不定还能捡回一条小命。秋雁最后再看了一眼三姨娘,对方还是冷冷的表情,肯本没有打算救自己,一时气恼愤恨,秋雁流泪开口道:“奴婢全说,这一切都是三姨娘指使奴婢做的!可是我也没有办法啊!奴婢的卖身契在三姨娘手里,她便是说什么我就要做什么,可是我不是真心要害大夫人,更不知道那灵芝能害人性命啊!”

三姨娘面色煞白,怒声的喊道:“胡说八道!我和你有什么冤仇,要让你如此陷害我?难道你先用灵芝谋害姐姐不成又来诬陷我吗?到底是谁给了你那么大的胆子!”三姨娘声音似乎有些颤抖。“三姨娘,我曾经是您的奴婢,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是您把我安排到了厨房,要我随时听候您的吩咐,如若不然,您就会将我发卖,还威胁我说连我的父母家人都不会放过,您都忘了吗?”秋雁哭声凄惨的说着。

三姨娘听后又气又急,恼羞成怒地冲过去,重重地甩了秋雁一个耳光,说道:“你这个小贱人!我什么时候教唆你害姐姐了?她是我的亲表姐又是当家主母,害她对我有什么好处?你凭借着曾经是我的丫鬟就出口诬陷我,你以为老夫人和老爷会相信吗?你今天必须给我从实招来,到底为何陷害我?”三姨娘越说越生气,抬手又给了秋雁一个耳光。秋雁也被打急了,怒声道:“害死了大夫人,您就可以当主母了,这可是三姨娘一直以来的心愿啊,就算大夫人不死,身体也会日渐孱弱,到时候管家大权还不是就落在了三姨娘您的手里了吗?”秋雁豁出了一切,既然你过河拆桥,谁也别想好过了!

周大夫这个外人还在一旁,老夫人终于忍耐不住了,厉声说道:“都不要再说了!秋雁,你陷害当家主母已是事实,不管是何人指使你做的,还是你自己做的,今日都难逃一死。来人,把她拉下去,杖毙!”虽然老夫人已然怀疑了三姨娘,然而家丑不可外扬,只有处死了这个丫鬟才能息事宁人。如今的老夫人还是像年轻时那样,杀伐果决。秋雁在鬼哭狼嚎声中被侍卫拖了下去,屋子里顿时死一般的寂静。三姨娘瘫坐在椅子上,她毕竟嫡女出身,嫁入韩家以来也一直是顺风顺水,这可是头一次栽。不仅折损了自己的一个心腹丫头,还给老夫人和全家留下了极坏的印象,大夫人也会就此戒备自己,更糟糕的是,不知道会不会丢失了老爷的宠爱,三姨娘只觉得头痛至极。而一直默不作声的周大夫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幕,只觉得后宅斗争着实可怕,尤其是老夫人命令杖毙了秋雁,好好的一条人命就这样一命呜呼了,这可是作为医者看到的最残忍的事情了,此时他只想快速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三姨娘喝杯水吧,今天的事,颜儿相信您是无辜的,只是姨娘平日对待下人太过亲厚才会使得她们生出害人的心思,姨娘应该严加管教才是。”韩雪颜看似安慰地说着,其实她是在提醒老夫人和韩兆隐,这一切都是由三姨娘引起,只是处决了秋雁还远远不够,如果不惩罚三姨娘以儆效尤,那么将来韩府后宅还不一定要闹出个什么样子来。果然,韩兆隐开口道:“三姨娘,你管束下人不严,差点害了夫人,就罚你三个月的例银,闭门思过一个月,一个月之内,不许你踏出房门半步。”

“老爷,老爷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啊!我是无辜的,你怎么能听信一个丫头的一面之词如此对待我?”三姨娘哭的凄惨,边哭边走上前来拉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天赐嫡女】最新更新章节〖05小惩大诫〗地址https://wap.v377.net/1_17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