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皇家银行和佐伊的计划(1/2)
在沂王正式就藩以后,刚送走一位兄弟的朱见济就宣布发行新的钱币——>
乾圣通宝。>
这是一件还算正常的事。>
大明朝虽然铸币铸的少,远远不及前朝数量,但人的生活都需要实打实的钱币来进行辅助。>
宝钞的公信力早就低入谷底了,这十年来的一些税收政策也证实了,朝廷正在放弃这种通货膨胀到犹如后世金圆券的纸钞。>
太宗、宣宗,都铸造过以自己年号命名的通宝。>
只是前者质量高,铸造的数量也大,成了东亚的通用货币。>
现任皇帝再发行独家的钱币,并不值得让人惊讶。>
顶多就是令人感叹下这乾圣通宝的质量比太宗造的还好,沿用的制式还是洪武钱,在背面标明了钱币重量。>
但伴随着这个消息一同到来的,还有皇家银行的开办。>
这是一个在大明人看来,非常陌生的东西。>
银行,银行……>
听起来,像是管银子的地方。>
而用朱见济的话来说,这是他吸取了以前滥发宝钞的教训,特意设立的机构。>
皇家银行建立起来以后,主要功能是向民间发放货币,辅助乾圣通宝的流通,直属于皇帝管理。>
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可以参考后世的银行还有前朝的飞钱、会子等等,还在下面人能理解的范围里。>
但是皇家银行还负责收集户部、审计署、太府寺等其他机构的数据,联系地方具体物价和生活水平,对来年铸币数量做出规划……这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铸币嘛,>
有矿有人就开干,能造多少造多少,没有就停铸,哪里用得着考虑具体弄几个铜板出来?>
而且按照这个意思,以后宝源局这个铸币工厂,岂不是要归银行管?>
还变相的从工部户部手里掏了东西出去。>
皇帝在直控六部以后,还要削弱六部的权力吗?>
皇权还要进一步的扩大?>
除了这个,听说银行还有放贷功能、典当的功能,利息更低并且稳定,一旦展开,便相当于打击了民间的高利贷活动。>
如此一看,皇帝的确是在搞新的事情。>
会不会又来折腾自己?>
官员们担忧起来。>
这个时候,内阁著名舔狗徐有贞主动站出来,为大家解释皇帝陛下那远超时代的深意。>
“我朝铸币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府库铜银金的矿石不够,如今虽有开矿新增,但也需要打算着用。”>
“再者,谷贱伤农米贵伤民的道理,用在钱币上也是行得通的。”>
“放出去的通宝一多,钱也就不值钱了!陛下高瞻远瞩,用意深远,我等做臣子的,即便一时半会不能理解,也是正常……好生领旨去做即可!”>
“思虑过多,有何益处?”>
在徐有贞的一张巧嘴之下,官员们勉强理解了银行的用途,接受起了这个新事物。>
反正老朱家的皇帝总有点奇思妙想,接受能力不强还真不好在他们手底下做事。>
皇家银行宣布对外开业的那一天,朱见济还特意跑过去剪彩,把自己对这个新机构的重视,直接摆在了明面上。>
当月月底,朝廷给官员发放的工资,用的都是从银行里提取出新通宝。>
超市方面也迅速宣布,接受新通宝用于购买商品。>
如果客人结账的钱币是乾圣通宝的话,还会享受到一定的折扣优惠。>
农会那边,则是在朱见济号召下,展开了“贡献分兑通宝”活动,老百姓还可以去银行,拿过往的通宝和新钱进行兑换。>
只是因为乾圣通宝铸造精良,光看外表都发着漂亮的光,所以和旧币兑起来,会有银行人员对其收取轻微的手续费,尽量让朝廷和民间都减少损失。>
与此同时,朱见济还下令,严厉打击民间私自铸钱之事,一旦发现,全家连坐,流放辽西修路,力求把货币的发行权,全都收拢到中央手里。>
铸币权也是“国之重器”了,岂能假他人之手?>
总而言之,为了推行新钱,朱见济也是用了不少手段。>
只等时间流逝,他就能在市场上看到活跃的乾圣钱了。>
搞完了这件事,皇帝这才一边泡脚,一边听卢忠和阮伯山这两个特务头子汇报最新的消息。>
官员那边,在锦衣卫和东厂联手,长期不断的渗透下,也成功实行了“精确到点”的监督。>
要是某官员府里的下人还喜欢说八卦,念叨一些琐碎事物,那朱见济还能知道对方半夜起床尿了几次,又睡了哪个小老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要做明世祖】最新更新章节〖第265章 皇家银行和佐伊的计划〗地址https://wap.v377.net/212_212075/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