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回家(2/3)

他清楚刘兴民说的家是什么意思,当然了,短时间里的他,还是属于这个“家”的,至于如何从这个家的户口簿上脱离出去,那还得一段时间来筹谋,并不是说走就走的。

在回家的路上,吕峰第一次感受到坐大巴车的舒适感了。对的,你没有看错,就是大巴车。山城到市区的路都是石头路,罕见的能出现一段水泥路,至于沥青路?整个申城市能有几条?

在加上吉普车那几乎没有减震的减震器,吕峰只感觉胃里在翻江倒海,然而他通过后视镜看到坐在后排的父母,他就更加后悔跟着他们一起回去了。

因为吕为国夫妻俩不仅没有一点的不适,相反的还一脸的兴奋,两个人时不时的说上几句,脸上的笑容不断。

“怎么了?不舒服吗?要不要停车休息一会?”

刘兴民见吕峰脸色有些不太好,偏过头看向他问道。而吕峰却用手指着前面,大声的喊道:“看路,看路。”

这条路可全都是石头路,两边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而且他们走的这段两侧刚好又是大沟。刚刚就在刘兴民问他要不要休息的时候,吕峰看到车子是直奔一旁的大沟去的,这才吓得大喊起来。

而刘兴民却不慌不忙的随手打了一下方向盘,然后露出笑容对着吕峰说道:“别担心,这条路我都走了几十趟了,哪里有坑,哪里有洼,我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吕峰心有余悸的对他说道:“小心为好,刘哥你就好好开车,我没事的。”

现在的司机那可是喝了一斤白酒都敢上去踩油门的人。吕峰这一家三口的命可都掌握在刘兴民手上,所以吕峰可不敢再让他分神。

就这样在吕峰高度紧张的情况下,车子终于要到山城县了,整整四个小时,吕峰感觉自己后背都有些湿透了。

下车的那一刻,他在心里发誓,等后面有钱了,一定要把这条路修成沥青路。

回到山城,刘兴民将吕峰和陈莲放下以后,就回去复命了,同时他还要把吕峰回来的消息带回去。

回到山城,吕峰一家比不过没有第一时间就回去,准确来说应该是吕为国没有回去,而吕峰则是先跟母亲陈莲回去了。

吕为国还得去县里跟领导汇报一下这次去学习的内容,所以刚刚在下车的时候他根本就没下车,而是直接跟着刘兴民的车子去了县委。

在经过了将近一个小时拖拉机的颠簸以后,吕峰终于回到了赵家村。

现在的赵家村可以说是焕然一新,都已经下午两三点了,村里竟然看不到一个在外瞎聊的人。

要知道村东头的那块晒谷场可是全村人最喜欢的地方,以前想现在这个点,早早就坐满了人。然而现在竟然连一个人都没有。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这块晒谷场就荒弃了,现在村里种地的人都少了许多,一般都是家里弟兄四五个的才会种地,像吕家这种,早早的就没有种地了。

家庭联产责任制度这两年也早早的就推行开了,最开始的时候个个都高兴的不得了,为了一块熟地两家人能打起来。

但是这两年大家都开始犯愁了,因为辣条厂的收益已经让他们看不上地里刨出来的那点东西了,所以就有人嘀咕着,村里就不应该分地,还应该搞大集体,毕竟这样一来,各家各户都不用交公粮了。

吕为国家里虽然不种地了,但是他家四口人的公粮那每年都必要要上交的,这一点怎么也跑不掉。

怎么办?无奈之下吕为国只能听从吕峰的建议,将自家的地全都给村里还种地的人种,当然了,前提是吕家要交的公粮必须要让对方交上,至于剩下的收成,吕家一点都不要。

就这样才引得不少人抢种吕家的地,当然了,这都是前两年的事情了。这不,今年种吕家地的这家村民,已经跟吕为国说过了,他不大算种了,准备就在辣条厂干。

再照这种情况下去,估计要不了两年,赵家村就不会再有人种地了。到那个时候,也不怕赵家村的地荒了,毕竟除了他们赵家村,绝大多数农民还是以种地为生,哪怕是再过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地依旧会有人种。

“村里人都上工了,想找个人帮忙拿东西都没有。”

陈莲看了一眼已经长满杂草的晒谷场,轻声说了一句。

“没事,我能拿的走,回来的时候可不就是我一个人拿的。”

吕峰左手一个行李包,右手拎着一大捆捆好的书,身上还背着一个大包,一副农民工进场的打扮。

“能拿走吗?拿不走等会再来一趟。”

陈莲喊了一句,见吕峰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这才连忙跟了上去。

刚进村,就看到一个头发雪白的老人背着手朝村口这边走来。

“四爷,您老这是干什么去?”

吕峰率先开口打起招呼,面前这老头可是村里的“扛把子”。别看他头发雪白,但是真实年纪也仅仅只有六十岁,至于为什么看不到一根黑头发,据说他二十岁就已经白了一半头发。嗯,也就是所谓的少年白。这不到了五六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逐梦七十年:我的流金岁月】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零七章:回家〗地址https://wap.v377.net/212_212091/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