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七章 刁难(2/3)


最后这条评论是个梗。

于东从出道到现在,除了跟胡长青合着的那篇《坠落火星》之外,没有获得过雨果奖跟星云奖的任何一个奖项。

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作为现今科幻小说界影响力最强的作家,却没有获得过一个雨果奖跟星云奖这两个之前人们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科幻奖项,让很多人都没办法理解。

前面几年,于东忽然不写科幻小说了,这对星云奖跟雨果奖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他们不用再因为没有把奖项颁给于东而受到观众的责难。

今年《流浪地球》没有获奖,也有读者提出抗议,觉得不公平。

但是不论对星云奖还是雨果奖的评委会来说,不颁奖给刘慈新的压力要远小于不颁奖给于东的压力。

因为《流浪地球》没有拿奖,很多刘慈新的读者都不太愿意,他们提出抗议,但也没有多大用处。

而今年于东突然爆发,要连续发布好几部科幻小说。

这种情况下,就有读者笑言,要看看星云奖跟雨果奖明年还能不能不把奖颁给于东。

因此,今天看到于东要发新书,就有人提到这茬。

……

录制节目跟正常的文学座谈会还是有区别的,相较于正常的文学座谈会,录制节目显然要麻烦很多,录制的中间经常要停下来听现场人员的调度。

需要调度的地方很多,不同情境下,需要不同的灯光,座椅位置……许多普通人察觉不到,也根本不会在意的细节,节目组都非常重视,一旦出现一点不对,就要调整。

接近两个小时过去了,整个节目才录制了一半。等节目全部录制结束,恐怕要接近四个小时。

到了后面节目制作完成面对观众播放的时候,这个节目只有一个多小时,而且这一个多小时里面还包括一些作者们的介绍,以及外场录制的素材。

核算下来,最终这接近四个小时的访谈,可能有三个小时都要被剪掉。

中场休息大概十几分钟,下半场继续。

下半场又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就在现场的作者们都有些疲乏的时候,进入了跟现场观众的互动环节。

在这个环节里面,总共为于东他们这些作家安排了十五个问题,有十个问题都是他们提前定好的,要问谁以及提问的人也都是提前安排好的。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换源,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另外还有五个问题,才是学生们自由提问。

安排的十个问题都是一些中规中矩的问题,这环节本来就是为了弥补前面环节具体到个人镜头少的问题。

这些问题也是随时调整的,比如前期环节艾丽丝·门罗发言比较少,就会给她安排两个甚至三个问题,其他作家镜头比较多,就可以只安排一个问题。

这样安排,能够避免等到节目播出的时候,艾丽丝·门罗镜头过少,效果太差。

艾丽丝·门罗在北美还是有很多拥趸的,如果镜头太少,还可能会受到一些观众的反对。

这些问题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作家们说更多的话,因此都是一些引导问题,很快,这十个问题就问结束了。

“第十一个幸运儿。”

主持人看着面前的台本,悄悄舒了口气,后面他就不用考虑该让谁站起来提问题了,可以随意选择提问者了。

“这位绿色衣服的男士,从这个环节开始你就一直在举手,恭喜你,现在这个机会是你的了。”

上川真秀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绿色衣服,一脸的惊喜,他确实从一开始就举手了,不过任他再卖力地举手,主持人都没有选他。

而且前面的人站起来问的问题,全都是垃圾问题,一点水平都没有,他甚至都怀疑是不是特别安排的。

正在他快放弃的时候,主持人点到了他。

被点到之后,就有工作人员递来话筒,上传真秀接过话筒,直接开门见山,“我想问一个问题。”

主持人笑着看向于东,他已经预料到这种情况了,毕竟这一众作家中,在大众中的人气是绝对的第一。

之前他们节目组内部开会的时候,就有人提过这个事情,如果不提前安排提问的人以及提问的问题,很可能会出现一个情况,那就是大部提问者都对提问,而对其他嘉宾提问的人很少。

如果真这样的话,那后期节目也太难剪了。

于东一开始看到绿衣服男子的面孔,还在想这可能是个华裔,没想到一开口一股子霓虹味道。

“请问。”于东笑着开口。

上川真秀直接开口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溯流文艺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八五七章 刁难〗地址https://wap.v377.net/212_212560/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