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未名亭,助力猜想(2/3)

施压。

可蓝淀之前为了应付帝党,早就将账目弄得面目全非,就算是他,想要整理清楚,也要调集人手,花上一年半载才有可能。现在若是强行从帝国银行中抽调资金,势必将已经乱七八糟的账目彻底搞乱,今后将再也没有人能够弄明白帝国银行的账目。

一旦到了这一步,那损失的可就不是几百亿金币那么简单,而是整个帝国的金融系统都将崩溃:物价飞涨、金银贬值,百姓手中的钱不再值钱,物价飞涨导致的粮价飞涨,然后将是民间富户对帝国银行失去信任,开始囤积货物,甚至造成民众挤兑,银行彻底崩盘。然后。整个帝国的统治秩序将会开始崩溃,更大规模的动乱就能预见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户部和蓝淀共同讨论后得出了的结果,已经呈报皇帝和内阁,得到了一致的认同。

为此,皇帝已经勃然大怒,当众摔了十几个杯子。将户部和帝国银行的主簿们全都叫到勤政殿,当场宣诏,找不出办法的话,这些人全部革职查办,蓝淀和户部尚书还要入刑定罪!

最后,新晋户部尚书公甫效向皇帝出了一个办法:既然帝国银行的钱因为账目混乱无法动用了。那就只能从外面想办法,而这个外面的办法就是“催债”!

很简单,银行里的钱不能动,那就让外面的钱流进来。全国欠帝国银行钱的人可在不少数,现在就以帝国要出兵平叛为理由,催那些欠债者还钱就是了。而还回来的钱重新立账,直接交付军中使用。等蓝淀等人将账目理清之后,再跟拿旧账与新账对冲。在催债的同时,户部与吏部携手,还能彻底接管帝国银行,一举两得。

这个主意很快得到了皇帝与内阁的一致通过。他们也是被平叛费用给搞的焦头烂额,如今有个一举两得的方法放在面前,也没有前期的考量期和试行期,直接颁布法令。让行政院执行。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首当其冲的便是帝国首富鄢家'部和帝国银行同时向鄢准发来通告,限两个月内,还清二十年前所欠款项,共计两百六十亿金币!二十年内的欠款则根据之前签订的协议,分期付款给户部,每月所还金额为七千万金币!

这个通告是三月二十日下发的。也就是说,在五月二十日之前,鄢家必须拿出两百六十亿七千万金币给户部!

两百六十亿七千万啊!那是什么概念?那是鄢家所有固定资产的总额!是帝国两年财政收入的一倍还多!鄢家能拿得出来吗?答案当然是不行!除非鄢家能在一个月内将所有固定资产变现,可就算鄢家想变现。也得有人拿得出这笔钱不是?!

鄢准已经将鄢家所有的流动资金都调到了帝都,可也只有五十亿,离两百六十亿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看日子,已经是四月初一,还有四十九天,四十九天后,户部和帝国银行就要来收账了,拿不出钱来怎么办?其实也简单,家长入狱,家产全部充公!

其实鄢准并不担忧家产充公,很多产业其实都是用帝国银行的钱发展起来的,被没收也算是物归原主。可这家长入狱却是要命的事。这里说的家长可不止鄢准一个人,而是鄢家的长老们都必须入狱。如此一来,鄢家的信誉和之前积攒的人脉将会全部丧失,想要东山再起就绝无可能了!

那大理寺狱丞离恕,怕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提前来打点秋风,要是鄢准被抓,谁知道是不是进他离恕的大门呢?

朝廷,这是要把鄢家往绝路上逼啊!

※※※※※※※※※※※※※※※※※※※※

“官本位的封建社会就是这样,资产越大,就崩盘的越快!”沈云低沉着说。

这里是帝大的未名亭。沈云和方誊三月二十日时便回到了帝都。帝国大学里,那些同年的校友大多离开了,仅有的几个也都搬出去外面租住,所以宿舍里空荡荡的。幸好,还有鄢如月和鄢如玉两姐妹。

鄢如月是在帝大开学之后便搬回了学校,那时候沈云已经离京,鄢准倒也没有阻拦。鄢如玉则是更改了暗卫的军籍,开始担任帝都暗卫少校,这也是当初“渤海侯遇刺案”之后,暗卫内部进行的调整手段之一。

鄢如玉暗卫的身份是绝密的,鄢家人都不知道。为了方便办事,鄢如玉也搬到帝大,跟姐姐一起住,这也解决了鄢如月一个人在学校的苦闷。

年初传来新州叛乱的事情后,鄢如玉忽然想调到新州去,并向上级递交了申请,很快便批准下来了。不过由于此时新州太乱,暗卫许多点都在那场叛乱中遭到波及,根本没办法现在就进入,上级给鄢如玉的命令也是暂时留在帝都,找到机会再前往西北。

待到张晟叛乱之后,暗卫遭到皇帝严厉训斥。一州州牧叛乱的事也没能侦查到。也的确是暗卫失职,于是重建大月州暗卫体系的事,被屠家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屠啸天亲自下令,让鄢如玉以鄢家商队为幌子,找机会先行赶赴西北。于是才有鄢准急着找她们两姐妹的事情。

此刻未名亭上,春意阑珊,未名湖水清澄晏。倒是别有一番风致。不过对坐的两人谈论的却不是风花雪月,而是无情的政局。

坐在沈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汉之全球攻略】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九章 未名亭,助力猜想〗地址https://wap.v377.net/22_22236/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