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如是梦,军勋制度(2/4)

“特编部从银州出征时是四千五百三十六人,可现在只有一千七百一十一人,这么多袍泽战死沙场,元帅,我想继续带兵杀敌,不想待在元帅行营!”

此刻的沈云,丝毫没有从云外堡出发时的不甘不愿,自从经历了查干湖、飞云堡和淄木这三场战役,他已经完全蜕变!他找到了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完成圣祖皇帝这个前辈未能完成的丰功伟业---打败罗马,征服欧洲!

胡公这次有点犹豫了,他实在不想再让老友的儿子去冒险,之前是逼不得已,但现在……不过在看见沈云那坚持的眼神后,胡公还是点点头:“好吧!本帅答应你就是!”

说着,胡公抬起头,扫视了一圈所有在场的特编部学员兵。大声道:“同学们,老夫在此以昭武大学祭酒的名义宣布,你们全都通过了昭武大学的毕业考核,即日起,你们就是我大汉帝国羽林军中的一员!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为国羽翼,如林之盛!!”特编部所有人都兴奋的高喊。

昭武大学的毕业考核无疑是极其严格的。但与真正的沙场磨练比起来又都是小儿科了。从今天起,他们才算是真正的大汉羽林!

※※※※※※※※※※※※※※※※※※※

接下来是授衔和授勋。不论是查干湖还是飞云堡,乃至淄木,特编部的士兵们都可圈可点。特别是沈云,查干湖的第一支遇敌响箭就是他们射出的。为此,沈云的军衔越过了普通军校毕业生的尉级。而是直接进入校级军官行列,佩戴鹤形剑章。

沈云以下,赵信、方誊、文萃、第五连、郑应五人则直接晋升上尉,佩戴赤炎剑章。除了他们五人外,特编部所有军官都晋升中尉,而其他人,一律是少尉。佩戴波水剑章。至于辰阴和马固等人,也都各自升一级军衔。士兵也有优渥的军功。

勋,是区别于衔的另一种军功奖赏。军衔代表了一个军人在军队中的地位和职务,而勋则是身份与利益的结合,其性质类似于大汉帝国的爵位。军勋与朝廷的奖励挂钩,历来也是军人最重视的一点。

大汉帝国的军勋分为十二转,每三勋为一转,又细分为三十六级。每一转都相当于一个官爵的份量。

必须先说明。军勋的十二转,并非圣祖陛下的首创,早在大秦帝国时期,便有军功授爵制度。当时的秦军分二十级军功爵,公士、上造、簪枭、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汉高祖抢了天下之后,继承了这一制度,并且加以发扬。创造了彻侯之上的十六级军功爵。但此时的军功爵与官爵是可以通用的,并没有细分军队与朝堂的勋爵区别。

及至圣祖修改军制,将官爵与军爵分开。官爵中最重要的一个好处便是享用食邑,而军爵分为军衔与军勋。军衔代表地位和职务,而军勋则指实际的好处---军勋可授田。

注意,军勋是授田,不是食邑。食邑,是指获得者可以享用食邑范围内的财富,但土地所有权和管理权还是国家的。而授田,则是土地权的转让。通过军勋获得的田地,称为勋田,与国同休,永远不需要缴纳税赋。

获得勋田是从军者的一个最大荣耀之一,比起官爵亦不遑多让。更重要的一点是,圣祖规定,“上等爵不授勋田”。也就是说,大汉帝国“公侯伯子男”这五等爵位的贵族,是不能受封勋田的。勋田是专门给底层军士或者庶出平民准备的奖赏。

当然,勋田与国同休,永免赋税,一旦立国日久,对国家财政是个极大的负担。圣祖皇帝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对军勋的要求极其苛刻。他重新规定了军勋的名称、等级和授勋规定。

军勋十二转,只有三转军勋者方可授田,而且授田只对一人,每次授田只可得到一亩。一旦某人在老州获得的勋田超过了三亩,若再获勋田必须在新州土地上挑选。继承权上,勋田的继承者必须是家族的继承人,不可分割。一旦这家人死绝了,勋田收回国有,不得转嫁给其他亲属。

十二转军勋,三十六级。三级一转,称都尉;六级一转称校尉;九级一转称骑都尉;十二级一转称骑校尉;十五级一转称骁骑都尉;十八级一转称骁骑校尉;二十一级一转称轻车都尉;二十四级一转称轻车校尉;二十七级一转称骠骑都尉;三十级一转称骠骑校尉;三十三级一转称散骑常侍;三十六级一转称中郎将。

此外,还有军勋荣誉称号,这是给贵族准备的,名称上要略早高于普通军勋---当然,也就是显得贵气点而已,没有别的实在好处。

贵族军勋一转称左散骑常侍;二转称右散骑常侍;三转称左郎将;四转称右郎将;五转称中郎将;六转称骠骑左郎将;七转称骠骑右郎将;八转称骠骑中郎将;九转称云骑都督;十转称典军都督;十一转称金吾大将军;十二转称神武大将军。

从这里可以看出,大汉帝国的军勋和勋田是极其难以获得的。普通士兵要是能获得军勋十二转的最高级别中郎将,那他必定也已经在官爵上封到了子爵。按照圣祖“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汉之全球攻略】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九章 如是梦,军勋制度〗地址https://wap.v377.net/22_22236/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