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科技的鸿沟(1/2)
张震这话,完全就是当面揭伤疤,就是李四壮这等粗人也觉诧异,冷汗当时就下来了,更不要说在座的两位了。>
宋应星脸红一瞬,很快淡然,目视刘氏为其续茶的茶杯出神。>
杨翰林也是一愣,随后两眼微眯,像是明白了什么,精神一振心中大定,转眼满面春风,老神在在的喝起了茶水,还摇头晃脑的,一副品鉴的神色。>
“哎!”长叹一声,宋应星叹道:“长庚本以为已然将这仕途看淡,毕竟是十年寒窗,不得忠君报国,只一任小吏了此残生,终究还是有些心有不甘,让小哥见笑了。”>
一旁的杨翰林含笑接口道:“翰林只一穷酸秀才,为小吏还觉不甘,更莫说长庚兄这才高八斗的人物了。”>
说着向张震解释道:“主公不知,长庚在科场也是了不得的人物,想那江西道考生足足万余人,长庚兄力压群雄,高中第三名举人,其兄宋应升高中第六,两兄弟并称奉新二宋,一时传为美谈,可惜此后会试屡次不第,不得名显三甲入殿面君,哎!就是家师提及,也是百般惋惜,可惜了。”>
“这样啊?!”张震听后心中庆幸,幸好是只中了举人,要是中了进士,在当世就是鱼跃龙门,以崇祯的窘境,这就是下一个徐光启张国维,唯独这举人,是很难进入崇祯的视线的。>
宋应星点点头笑道:“翰林老弟所说也差不多,说来惭愧,自神宗至当今皇上登基恩科,屡试不中,也幸好如此,无官一身轻,长庚放弃之后,终有闲暇能探究自然之道,不然哪有幸著书立说?虽是不甘,有些遗憾,唯独无悔!”>
“无悔好啊!”张震忍不住点头感叹。>
直到此时,宋应星猛然一愣,疑惑道:“对了,翰林老弟,方才你称张小哥为主公?不是你家东家少爷?”>
“哈哈哈哈!!”>
宋应星的话说完,一屋子的人都笑了,杨翰林顺顺气,忍着笑意道:“长庚兄也太后知后觉了!不瞒你说,我家主公已然于昨日造反,现在是闯王一般的人物,所差的不说是势大而已,假以时日,闯王李自成也算不得什么,不信可拭目以待!”>
“啊.....”宋应星脸色骤变,神情万分紧张的看着张震。>
他来时直至方才,都一心扑在麦子逆天的产量上了,更未多想,以至于村外数千人的异样也未仔细分辨,此时听说,自个竟然一头扎进反贼的老窝里,心头发憷,当下心如电转,本能的盘算起了如何平安脱身。>
张震老神在在的抿一口茶,笑问道:“宋先生可是怕了?”>
宋应星神色一窘,叹道:“宋应星只是一边方小吏,更是在年前就已辞官归田,也无甚好怕的,只是可惜了一身杂学,不得流传后世,甚是可惜。”>
杨翰林笑着宽慰道:“这点长庚兄大可放心,张国维张大人你可晓得,那可是当朝二品,前日主公还放任他离去,断然也不会为难于你!长庚兄安心就是了!”>
说着话锋一转,笑道:“倒是长庚兄你,想那张国维,脱身之后还有朝廷重用,你离去之后,再回奉新做个山野村夫?如此却不埋没了一身本事,何不弃暗投明,追随我家主公,将来必能流芳百世,长庚兄以为呢?”>
一旁的老杨热心的敲着边鼓,张震很是满意,哪怕他有私心,对自己来说,这是求之不得的,宋应星这人,绝对不能错过!>
不知道也就罢了,此时知道了这人的存在,这可是比张国维还要重要的,论重要程度,也再不会有能与他比肩的,绝对没有之一。>
也不怪张震这么重视宋应星,本身自己带来的三百多年后的见识和技术,超越几个时代,这已经不是一句跨时代的高科技能形容的,完全就是黑科技,还是很多很多黑科技。>
但这大明的现实呢?工业基础还限定在小作坊,基础材料,加工技术,太多太多太过原始的东西,当世第一强国,甚至许多方面连西方都不如。>
自己手里的技术和大明当世技术之间,有着难以想象的科技的鸿沟,如果单凭自己,再去一样样了解,一样样推进,进展缓慢不说,自己也没有那个精力,张震对张国维这么上心,廉洁能干还在其次,他参与编纂农政全书才是主因。>
直到宋应星出现在前,张震还盘算着招揽张国维之后,他就是自己在科技方面的第一助手呢,起码在外面这大明的世界是这样。>
现在呢,宋应星送上门来,一切都不一样了,相比张国维这当朝二品的朝廷大员,一个举人,还是为小吏自个辞了不知是八品还是从八品小官的举人,招揽的难度就小多了。>
而且有《天工开物》这么一本,在后世比《农政全书》更响亮的神作,在科学技术方面,张国维九成是远逊于眼前的宋应星的。>
至于两者的目标,宋应星纯粹是仕途不成转而求知,张国维完全是为了大明的延续百姓的安康努力奔走,两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带着工厂到大明】最新更新章节〖第八十六章 科技的鸿沟〗地址https://wap.v377.net/242_24222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