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5/6)

的话:“妈的,这哪是解放军?活像一群饿得嗷嗷叫的狼。”话说得刺耳,实际的确如此。

泰山师所属的红军团是支组建于红军时代的老部队,这个团有些邪门,全团从团长政委到下面的炊事员几乎个个都是火爆性格。李云龙对这个团的评价是:得理不让人,吃亏不饶人。当年在淮海战场上,这个团显出两重性格,叫“拼命三郎加泼皮牛二”,作战作风是横冲直撞加逝世缠滥打。国民党十八军的一个团,全副美式设备,号称“老虎团”。这个老虎团碰上红军团算是棋逢对手,两下都是嗷嗷叫的部队。刚一接火便打得难解难分,几分钟内战斗便进进白热化状态,打了整整一昼夜也不歇手。老虎团有点扛不住了,还没见过这么逝世缠滥打的对手,不吃饭,不睡觉,连口吻也不歇,像块猪皮鳔,粘上甩不掉,打不逝世你也要累逝世你。老虎团长有些腻歪了,哪儿来的这么支泼皮队伍?有完没完?老虎团不想再缠下往了,打了一天一夜,连口水都没喝上,这支泼皮队伍咋就像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人似的?谁知想撤也撤不下来,红军团是铆足了劲要和老虎团拼命,似乎自己也活腻了似的,非要来个鱼逝世网破不行。鏖战了两昼夜老虎团终于趴下了,红军团还剩半个连,团长成了排长。弟兄们来不及打扫战场,都躺在逝世尸堆里睡着了,害得赶来增援的一团长还认为这个团全军覆没了呢。说来奇怪,多少年过往了,这个团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当年的传同一点儿没变,还是这么邪门。一个农村参军、三脚踹不出个屁来的新兵,只要在这个团待三个月以上,马上像换了个人似的,性格变得火爆火爆的,和别的部队打交道时,马上就带出这个团特有的狂妄,似乎天下人有一个算一个,没谁能进他们的眼。连李云龙都纳闷,这是咋回事?这个团似乎第一任团长的魂留在这里了,换了无数茬人魂还在。

前些日子,红军团也被造反派冲了一下,抢走不少兵器,当时的命令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全团眼睁睁地让人家收拾了一下,在这个团的历史上还没涌现过这种窝脖子的事,团长蔡金明硬是气得吐了两次血。

这次有了命令收缴造反派的兵器,这个团像是注射了兴奋剂,难怪造反派们称他们为“嗷嗷叫的饿狼”。收缴兵器时,团长蔡金明从装甲运兵车里露出半个身子,一手扶着高射机枪,一手拿着半导体喇叭喊话,他的警告只说一遍,尽不重复第二遍。一个不大知趣的造反派头头想表现点儿好汉气势,他举着手枪带领部下高呼革命口号,表现要与阵地共存亡,蔡团长不打算再空话,他手指一动,“啪”的一声枪响,一发12.7毫米的高射机枪子弹正确地打在那个造反派举枪的手段上。大口径子弹的杀伤力是惊人的,那人的手段被齐斩斩地打断,手掌和手枪飞出一丈多远。蔡金明一枪定乾坤,在场的造反派们差点吓破了胆,顿作鸟兽散。

在各部队的出击下,造反派们终于闹明确了,这支野战军的忍耐已经到头了,谁再认为部队是软弱可欺的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个城市的大规模武斗算是到头了。这场大规模流血事件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举国震惊。而中心“**”小组却一变态态地沉默着,没有作出任何反响,但政治嗅觉敏感的人都已感到,这可能是狂风雨的前奏。

几年后,这支野战军早已换防离开了这个城市,市民们在茶余饭后的闲谈中,还不断地提起这支部队:“……那个军,啧,啧,可真他妈的……参军长到下面当兵的,没一个省油的灯,性格火爆得邪乎……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要没这支部队,‘**’那会儿咱们这城非打平不可……”

若干年后,位于北京红山口国防大学“将军班”的学员宿舍里,某野战军副军长、陆军少将郑波正在写一篇军事论文,此论文与战略战术全无关系,它以奇特的角度、新鲜的立意论述这样一个主题:《论军事首长的性格与部队传统的关系》。

任何一支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气质,一种性格。这种气质和性格往往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首任军事首长的性格和睦质决定的,他给这支部队注进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逝,职员更迭,这支部队灵魂永在。事实证实,一支具有精良传统的部队,往往具有造就好汉的土壤,好汉(或是优良军人)的涌现往往不是由个体情势而是由群体情势涌现。理由很简略,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和睦质。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空军第16航空团-39“飞蛇”战斗机大队,竟产生了20名获得“苏联好汉”称号的王牌飞行员。与此同时,苏联空军某部的“施乌德”飞行中队产生了21名获得“苏联好汉”称号的王牌飞行员。假如抛开政治观点,从纯军事角度看,“二战”中德国空军的第五十二战斗机联队也是个造就世界级王牌飞行员的温床,这个第五十二战斗机联队竟同时涌现三个世界级王牌飞行员,以击落敌机架数为标准,这三个飞行员都名列世界前三名,可谓空战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是:埃里希·哈特曼,击落敌机352架;格哈德·巴尔克赫内,击落敌机301架;京特·勒尔,击落敌机275架。这三个王牌飞行员创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亮剑】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章〕〗地址https://wap.v377.net/247_24798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