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张网以待(1/2)

杭州湾水浅,是国民政府要员们认为日军不大可能在此登陆的主要理论依据,更是蒋委座、顾副司令长官敢于将特勤旅丢到滩头阵地挨炸的先决条件。

蒋委座派出顾副司令长官,笑里藏刀地以二十九军先遣队改编成独立旅为名,看起来有区分二十九军保安队不同“赤匪”性质、避免陪绑送死的意思,实际却是打着削弱特勤旅兵员数、逼迫吴毅撤出匿藏在湖区实力的算盘。

深谙他们这样的德行,吴毅并没有把驻扎在湖区的人马全部调出。

而是从先后南下的几批原特勤旅人员中选出百余人为骨干,吸纳王亚樵收拢的部分人马,收编工兵团各营具备良好军事技能的部分,一共只有900余人,却有些虚张声势地分作三个团,一个直属营。

因顾副司令长官执意要在二十九军独立旅安插“青年才俊”,杨振吉、丁贺等同志也只好离开,正好分别任一团、二团主官。

杨振吉的一团编制300余人,分作三个营、六个连。以连为单位,部署在滩头阵地后方二三公里处的几个点上。

二团编制也是300余人,三个营、六个连,丁贺同志任团长,驻守在他当三团长时,带人日夜赶工的地段。

三团规模小得多,仅150余人,团长由疤瘌子担任,居然好意思也搞三三制,名义防区是漕泾以东三公里处到泥城段的滩头阵地,实际却是视情况自由行动。

直属营120人分作5个小分队24个组,大饕餮任营长,呈两线式部署在拓林到乍浦之间的滩头阵地上,前后线间隔300多米,警戒区域有交错但不重叠,更像是海防前哨性质。

只是吴毅亲自带着一个70余人的秘密小分队,隐藏在更为前哨的金山三岛(大金山、小金山、浮山),所以直属营的位置就只能“屈居”抗击滩头登陆的第一道防线。

泥城到海盐滩头正面宽百余公里,即便是不吃空饷的国民政府军一个满员旅摆到这样的阵地上,也仅能一线部署,难以形成耐战的抗登陆大纵深配置。

仅拼凑900余人过来,却敢做出如此部署,并非真要效仿蒋委座他们那样的做法,接敌应付一下就往各部友军阵地引去。

而是依据有利地势,做出一个大胆的伏击日寇决定。

导致国民政府要员们之所以认为杭州湾水浅,不适宜日军大规模兵力登陆的原因,大约与他们后世那些蠢猪似的所谓拥趸一样,生性嗜好闭门造车、信口雌黄所致。

解决罢沪宁杭细菌危机之后,曾特意找些沿岸渔民问问,多半知道乍浦到金山嘴之间有一处巨大的海槽,水深20~40米不等。还有些颇有见识的当地士绅说,曾有外国万吨级货轮,在这片海域游弋过。

手头没有声纳装备,更没有大型舰船,只能请经验丰富的渔民协助,装作出海打渔,拉网进行实地勘察,大致确定海槽位置。

所以,站在大金山岛主峰上,看到小鬼子庞大的航母、战舰居然闲庭散步般靠近海岸,吴毅牙痛似地连吸凉气,忍不住恶狠狠地咒骂:“呵!我草他们鬼子祖宗十八代!处心积虑搞侵略,摸得可真清楚!”

咒骂不是战斗力,若不是凭借“历史教训”,早早抢占金山三岛,连咒骂的心思都没有!

为什么连这么重要的江口近岸岛屿,“国府”都不做任何部署,其中原因不得而知。

倒是两个多月前,趁夜摸上大金山岛,才知道鬼子早就派了几名武装谍探,带着炮队镜、望远镜、发报机等设备,已在此监视我方一举一动长达半年之久!

金山卫两个定期为这些鬼子运送给养的我方渔民,只知道他们是来自上海的科学家,住在岛上为了采集气象数据、研究天气变化。

直到小鬼子们自己亲口承认间谍事实了,这两个憨厚的渔民还喃喃着不可能,理由是这些人都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每天都测量风向与温度。

淳朴渔民被汉奸说明不了什么,但能够说明为什么“历史上”我方换防空挡被掐得那么准!

控制了这处鬼子观察点,几个鬼子没被立即处决,而是交由老嫖严厉调教,直到廖泽远手下的通讯兵们,完美模拟他们的发报手法为止。

那两个犯了无心之过的渔民同胞,也没被有追究罪责,感激之余积极配合行动,做出的贡献还不小!布置在海槽外端、王盘洋上各处岛屿附近的一些重要设施,就是他们秘密联络来的一批同行经手。

说白了,也就是在那些便于鬼子大型舰船出入的深水区域,预先设置一些坠着重物的水雷之类。再通过电缆连接一些小型爆炸装置,等需要时引爆,将沉底的水雷释放到水面即可。

当然,要不是这些热血渔家汉子相助,以掌握在手中的那点儿内河船只、水手的实力,办不办得到另说,顾此失彼却是肯定的事儿。

“旅长,我哥从王盘洋那边来电!嗯,三丑说鬼子留在那边的几艘军舰,都没有超出他们的责任区,要不要现在就收网。还有,老嫖他们刚刚捆了几个驾船想要登岛的,也说怕收网迟了,引起鬼子注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兵锋无形】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章 张网以待〗地址https://wap.v377.net/286_28684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