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2/3)
,许多事情你父皇都替你想到了,南央那边可是答应了信使一个月来回一趟,碰到什么难事只管说,没人敢拦着。若是他们出尔反尔为难你,又不让你写信,你便记住,拖使臣带四个字‘近来大好’,这四个字带到,你父皇便知道要相助于你。”
重新补了妆,玉若便知道此时也无话可说,该交代的统统都交代完了,只搀着皇后的手一路无言。
皇上站在门外等了许久,眼里尽是血丝,见她们母女缓缓走来,眼前忽然浮现许多年前胞妹托孤那一幕。心里默默说着:妹妹,你的嘱托,为兄算是不负,也算是负了,终究不能算是平安度日!
“玉若,来,父皇背你上轿。”说着皇上便弓起身子,让玉若趴上来。
“皇上,这不合规矩啊。”
“最后一次了,皇后就别拦着了。”
皇后强忍着夺眶而出的泪,点头称是,转身看着同样红着眼睛的玉若淡淡说道:“去吧。”
“你们远远跟着就是,朕跟玉若多呆一会。”
玉若伏在皇上的背上,不知是不是因为自己长大了,总觉得皇上背起她时格外吃力,步履也没有从前稳健,只是那阵温暖是从未变过的。她远远望去看见元熹坐在马上,旁边是她出嫁的轿撵,这条路如果一直走不完,该多好。
“丫头,你不要怪父皇。如果能选,父皇也不想把你送那么远。可是近来流言颇多,即使朕用皇家威仪强加一门亲事给人家,心里头憋屈恐怕也不能真待你好。何况元祐是太子,也是父皇的孩子,他的名声,父皇也得考虑,只能委屈你了。好在去了南央,许多事那边都不知道,女儿家清清白白不叫人说半句闲话地嫁人,是最好的。”
“父皇别说了,女儿从没怪过谁,都是命,女儿命里就是要给您分忧的。和亲是天赐的姻缘,可保一方边疆无虞,玉若以后说不定还能青史留名,寻常女子哪有这等福气。”
皇上知道这些都是说来安慰他的,听着便更觉得心酸。
简平瞥见元熹望着越来越近的两个身影,满脸挂泪,便轻声咳了一下,元熹回身,立刻用衣袖胡乱擦了一把,下马迎了上去:“父皇,放玉若下来吧。”
玉若依依不舍地被元熹牵着入了轿撵,皇上在一旁惹着哭腔又叫了一声:“玉若……”轿内无声,玉若早已无力回应,想了半日皇上只轻轻道了三个字,“好好过。”
送亲的队伍缓缓远去,皇后在后头一路追了上来了,身旁并未跟着伺候的人,半路却被皇上伸出的颤抖着的手拦住了。皇后终于忍不住放声哭了出来:“这孩子是我心头的肉,我疼她可甚过兰音啊。”皇上动情,眼里也含着泪,一把抱住了她。
两个身影孤独地立于宫城之中,虽着华服,却格外悲怆。
刚新婚的兰音并不知道这一切,还在元帅府里闹着脾气。
“我要进宫去跟母后告状,你们这些嬷嬷仗着自己在宫里待得久,就越发抬高自己,还敢对我指手画脚的。”
“公主,公主,使不得呀,这才刚过一夜您怎么就回门了呢,不合规矩啊!”
兰音一个人跑在前头,一群嬷嬷婢女跟在她后面边跑边喊。
“你们才没规矩,昨晚喝过合卺酒,为什么要把阎哥哥拉走?”
“我的公主啊,那是皇后娘娘的旨意,您年纪还小,圆房的事以后再说。”
“你们……”嬷嬷的话听着像是兰音着急要圆房似的,急得她跑得更快了,她可不想听见旁人笑话她,“我只是想跟阎哥哥聊会儿天,没有别的意思,这都不答应,我要去告状,去告御状!”
阎鹤天闻声而来,眼疾手快拉住了从房里窜出来的阎孝笙,低低怒喝道:“你这混小子,怎么第一天就出事!今天是什么日子你还不清楚吗?她现在是你夫人,闹出事来咱们府上的人都逃不掉!”
“父亲教训的是,我这就去,一定拦住她。”
脚步飞快的兰音早已跑出了元帅府的大门,今日街上人头攒动,比寻常更为热闹,兰音暗暗抱怨:“怎么这么多人啊,不行不行,得坐马车。”她回转身差了一个小厮:“你去,把我的马车拉来。”
人群中的阵阵谈笑声却在这时打断了她的思路。
“皇帝连着两日嫁女儿可真气派!”
“是啊,今日那位玉若公主听说还是晋王亲自送亲呢。”
兰音脸色一沉,慌忙抓住刚才说话的人,大声问道:“这位兄台,你们刚才说今日公主出嫁,敢问是哪位公主?”
“皇后膝下的玉若公主。”
“不可能,不可能,玉若公主还未选好人家,怎么就嫁人了?”
那人见兰音一身富贵,一双绣花鞋尘土不染,便道:“这位夫人想来久居闺阁,还不知此事,今早城内贴了皇榜告示,玉若公主远嫁南央国的皇帝和亲,晋王亲自送亲。”
“胡说,你们肆意散布天家谣言,小心我拉你们去官府理论。”
“夫人你可真是,皇榜告示怎会有假,要告,你去告贴皇榜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都陵挽歌】最新更新章节〖送别〗地址https://wap.v377.net/289_28945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