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织锦山(2/2)(2/3)

好,转而又赞了苏午几句。

冷静下来以后,

李岳山才发现这改良过的五内罐,

想要普及同样难度很大,

且不提此物是以鬼匠针线进行缝合的,

仅仅是苏午提到的那五样材料,如何使之长久不腐都是个很大的问题。

并且,这五内罐需要外面包一层铜壳,

铜壳的重量不会少于三百钱,

光是五内罐表面包裹的这层铜壳,就会让许多贫苦百姓望而却步。

想明白这些,李岳山仍没有气馁,向苏午说道:“饭总是要一口口吃的,路也是要一步步走的,阿午能将五内罐改良到这种程度,已经甚为不破了。

总有后来者,

可以将五内罐一步步改良,普及于天下,

并不急于这一时。”

苏午点了点头,

未说其他。

作为后世来的人,

他更清楚,

历史不是递进向前发展的,

而是一个螺旋曲折向上。

明以后的那个朝代,完全的封闭、禁锢,终于造就了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许多传承的断绝,

或许就在那个时代。

苏午并不寄望于后来者能改良五内罐,

只希望这件东西能在阴喜脉灶班子手中,最大化地发挥作用,让整个灶班子因此受益,传承能在经历过清以后,仍不至于断绝。

阴喜脉灶班子又添了一件关押厉诡的利器,

师父甚为高兴,

他下了炕,

从靠墙的柜子里拿出一个木箱子来,

将木箱子打开,

一锭锭微微泛黄的银锭、散碎银角子、几串铜钱就被油灯映照得发出光芒。

众弟子的目光顿时被吸引了过去,

师父将木箱里的银钱都倒出来,

不知从何处又摸出来一杆小秤,先把银子称了重,又将铜钱数过,都整整齐齐地又码放回木箱里,上了锁,才对众弟子们说道:“嘿嘿,咱们灶班子今时积攒的银钱,须有七十多两了,

连铜钱也有十余贯!

咱们还有一匹正值壮年的挽马、一匹马骡、一匹大青驴,

那骡儿还怀了崽子,下了崽子要能养大,又是一匹好畜力!

现在家产丰富啦,

老汉预备着,咱们再沿着茶马道走一段,再积攒些收魂米种,就往回折返——回织锦山去,那片山里有个地方挺不错,连着官道,交通也便利,

届时咱们就在那里起一座灶庄,

买一些庄田来栽种收魂米,救济百姓。

……”

师父滔滔不绝地说着他对未来的希冀,

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到时我们也能有自己的房间吗?”李珠儿插话道。

“自然是每人都有!”李岳山笑道,“到时一人一个房间!老汉修好大一个院子,你们在院里练功夫,下午和师兄学习识字……”

“织锦山是甚么地方啊?

离这里远吗?”狗剩懵懂地问了一句。

李岳山微微停顿,

神色更柔和了一些,轻声道:“那是你师娘、师祖们在的地方哩……”

苏午闻言默不作声。

其实于师父而言,

他一生中最深刻、最遗憾的经历,只怕就在‘织锦山’这个地方,但他从未将此事拿出来讲过,以此为弟子们增长阅历。

或许是他还解不开心里的结,

现下还不到时候。

……

昏黄油灯下,

青苗把笸箩放在自己腿上,里面有些线轴、新纳的鞋底子。

她取下手上戴着的铜顶针,小心翼翼地收好,

转而从笸箩筐里找出一个破旧的顶针戴上,长针引好白线,吃力地纳着一只鞋底子,鞋底子上针脚细密而整齐,有种别样的美感。

今夜她做针线活总有些心不在焉,

不时就抬头去看看门口,

见没人走进,便又低下头继续纳着鞋底儿。

终于,

在某次抬头看门口的时候,

手上一时没注意,长针扎破了手指肚,几滴鲜血洒在了鞋底上。

“哎呀!”

她连忙去擦拭鞋底上的鲜血,越擦那血迹涂抹得范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诡异人生模拟器】最新更新章节〖322、织锦山(2/2)〗地址https://wap.v377.net/316_316483/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