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拿捏不准(2/3)
了一遍快速的身体检查,发现他们的髋骨融合在了一起。>
不仅如此,团团的左肾和圆圆的右肾以复杂关系纠缠在了一块。>
且,圆圆的右肾明显发育不良,大小仅为团团左肾的一半左右。>
还有,两人的肝脏虽然看似泾渭分明,但在血运上却相互连同。>
至于肠道系统,更是互通互联,部分共用。这两孩子的两个膀胱也是连同的。>
余至明还在他们体内,发现了严重退化,没有发育起来的第四条腿……>
鉴于这两个孩子连体的复杂性,而余至明又不可能把全部时间,都用在绘制连体婴儿的生理构造,余至明心知自己之前的时间计划,是太过乐观了。>
能在两周之内完成,就算是不错了。>
余至明沉吟片刻,最后决定,分系统分器官绘制这两孩子生理结构图。>
第一幅图,是两个孩子的骨骼图……>
他用了整整一上午的时间,才在3纸上绘制完了两个孩子的骨骼结构图。>
除此之外,余至明还在另张3纸上绘制了两个孩子躯体连接部分的一部分肌肉图。>
“表姐夫,我可以把这张栩栩如生的骨骼图,拍摄进视频吗?”>
余至明看着冯思思一脸的期待,想了想,点头道:“倒是可以拍摄,不过平台有可能不让你播出。”>
“视频被下架了,别怪我。”>
冯思思拿起手机就是一阵拍摄,说:“不怕,不让播,我剪辑掉就是。”>
停顿一下,她又忍不住问:“表姐夫,你用笔在纸上作画,效率多低啊。”>
“怎么不用电脑作图软件啊,作图效率应该能提升不少吧?”>
余至明解释说:“用笔作图,我习惯了,也熟悉了。用电脑作图,我也不会。”>
“而且我绘制的图,很多都是发生病变的生理结构图,不好直接调用模板。”>
这时,周沫的声音响起,“余医生、思思,可以过来吃午饭了……”>
余至明刚吃了没几口,有人敲门而入。>
是医务处的杨迈处长。>
“余医生,打扰你吃午饭了,有一件事要跟你说一下……”>
余至明客气的邀请道:“杨处长,你也坐下一起吃吧,我们边吃边说事。”>
杨迈瞄了一眼茶几上的还算丰盛的饭菜,摇头笑着说:“我就不在你这吃了,免得余医生你吃不饱,影响了工作。”>
停顿一下,他转而说:“余医生,我要说的事情也简单……”>
杨迈停顿一下,缓缓的说:“是这样的,滨大附属医院有一位七十九岁的老人,因为脑瘤手术失败,而陷入脑死亡。”>
“家属决定捐献老人的器官。”>
“余医生,你或许也知道,关于器官的捐献是有年龄限制的,由于器官本身的衰老,器官捐献一般不超过65岁。”>
余至明轻轻的点点头。>
他还知道一点,这个65岁,只是一般的限制规定,并不绝对。>
捐赠者的生理状况、过去病史,器官的健康状态,才是决定器官能否用来移植的关键因素。>
还有,捐献器官的年龄要求,也因器官不同而异。例如,心脏和肝脏的最大年龄限制,通常为60岁左右。>
而肾脏和角膜等器官,则可以考虑使用年龄更大捐赠者的器官。>
杨迈接着道:“鉴于我国器官捐赠者一向比较少,而这位老人的身体状态还算不错。”>
停顿一下,他又叹道:“只是,这位老人毕竟七十九岁了,年龄太大了。”>
“滨大附属医院的医生们拿捏不准……”>
余至明听到这也明白过来,问:“想让我过去看看,老人的哪些器官还有移植价值?”>
杨迈点点头,说:“就是这个请求。”>
“要说对人体器官的了解谁最精细,除了你,就再没有其他人了。”>
“即便这位老人身上有一个器官还有移植价值,那也意味着能挽救一条人命啊。”>
余至明问道:“要我现在赶过去吗?”>
杨迈满脸笑容道:“不用不用,老人陷入了脑死亡,可以用机器维持生命体征,在时间上不着急。”>
余至明哦了一声,说:“既然这样的话,那就在我下班后赶过去吧。”>
“我下午只有三台晚期癌症手术,还有五十人的乳腺癌筛选,正好不需要加班。”>
“余医生,谢谢你的辛苦付出。”>
杨迈郑重道谢一句,又转而说:“下个月,毕业生就要分批报道入职接受培训。”>
“余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上医至明】最新更新章节〖第1024章 拿捏不准〗地址https://wap.v377.net/321_321341/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