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安全第一(1/3)
胖子比瘦子更能抗冻。>
就是因为胖子的脂肪层像厚实的棉被一般,有效阻止了体内热量的散失。>
瘦到皮包骨头的邹璇不怎么怕冷,意味着她体内有燥热。>
猛然间意识到了这一点,余至明也察觉到了自己的疏忽。>
他在给邹璇做全身检查时,通过身体的接触,能清晰感受到邹璇的体表温度。>
人的体表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大,从二十七度到三十七度不止。>
余至明还能回忆起两次给邹璇做身体检查的感觉,虽然摸着有些硌手,却是温温的,体表温度应该在三十六度以上。>
这属于体表温度的正常值,余至明就自然而然的忽略了。>
现在,余至明让护士给邹璇测量肛温,这就属于体核温度的范畴了。>
体核温度是和体表温度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生理学或临床医学中所说的体温,是指人体核心区的平均温度。>
它通常稳定,一般为37.5—38。>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人体核心区的范围会发生变化。>
寒冷环境中,核心区集中在头部和胸腹部;炎热环境中,核心区可扩展到四肢。>
体核温度不易测量,临床上通常测量直肠温度(即肛温)、口腔温度、腋下温度来代表体核温度。>
其中肛温,最接近体核温度……>
“余医生,温度测量出来了,是37.6度。这个温度值正常吗?”>
“是不是发烧了呀?”>
余至明轻笑道:“肛温只要不超过37.7度,都属于正常范畴。”>
“但是这个温度,对皮包骨头,瘦的吓人的邹璇来说,就有些偏高了。”>
终于有了异常发现,余至明心情畅快的说:“全身没有多少脂肪保暖的她,想要维持这样的体核温度,消耗的能量可是不少啊。”>
人类作为恒温动物,需要维持体温的稳定,而维持体温,非常的耗能。>
人体通过营养获得的能量,50%以上直接转化为热能维持体温。>
其余,则是传给体内腺苷二磷酸转化成腺苷三磷酸,以化学能形式贮存起来,供应肌肉收缩、神经传导、腺体分泌等等。>
为了获得足够能量,维持体温,就需要不停的进食食物。>
相反,变温动物不需要维持较高的体温,它们饱餐一顿后可以生存很久。>
就拿蛇来说,宠物蛇食用一次食物,一般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去慢慢消化它。>
而邹璇的情况,更加糟糕一些。>
她的身体缺乏脂肪保温,就像是四面漏风的破房子,为了维持这间房子的温度,只能是持续不断的加大燃料投入。>
这应该就是她为什么吃的不算少,却依然那么精瘦的缘故。>
身体吸收的能量,绝大部分都转化为了热量,维持身体温度了。>
周沫听出了余至明的语气变化,问:“余医生,你这是发现邹璇精瘦的原因了?”>
余至明沉吟着说:“像邹璇这种情况,体核温度应是37.5度,甚至更低些才属正常。”>
“但是从她37.6的肛温来看,她的体核温度应该在38度,甚至还要略高一些。”>
“这个体核温度,对正常人来说,是正常值,对邹璇来说,就属于异常了。”>
余至明思索的说:“我怀疑,是邹璇的体温调节机制出了问题。”>
“这样……”>
余至明叮嘱道:“周沫,你让值班护士转告邹璇和她母亲,让她们做好准备……”>
“明天一早就赶去宁安医院,对下丘脑做一次增强核磁共振检查。”>
调节人体体温功能的是大脑深处的下丘脑,分别由下丘脑前部、下丘脑后部负责。>
下丘脑前部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散热。>
假设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或者是要进行剧烈运动时,下丘脑便会发出信号,来触发人体的排汗机能。>
下丘脑后部,有调节人体快速升温来抵御寒冷的作用。>
如果身体处在寒冷的环境下时,下丘脑后部便会从冷感受器接收温度信号,指导皮下血管来减少皮肤表层的血流量,降低皮肤温度来减缓人体热量的流失。>
最重要的一点是,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枢纽部位,就是下丘脑。>
而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能促进人体产生热。>
这也是为什么患有甲亢,人体会变得消瘦,能量大部分都转化为热量消耗掉了。>
不过,余至明在给邹璇做检查时,可以确定她的甲状腺没有问题。>
余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上医至明】最新更新章节〖第728章 安全第一〗地址https://wap.v377.net/321_32134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