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危机、巨蟒、庇护所(2/7)

再来看过了。

毕竟他那会儿是已经处在休假时期了,怎么可能还会主动揽这些任务呢?

门口的保卫科员认真地看过他的工作证,然后肃然起敬。

还帮忙指引了一下褚厂长的办公室位置,相当热情呢。

“谢谢同志。”

谢过对方,周济民驱车往里面走去。

循着刚才的指引,他找到了褚厂长的办公室。

正在忙着打电话的褚厂长,油光满面,半年没见,都胖了十多斤吧?

反正一张脸,最少圆了一圈。

抬头看到是周济民,褚厂长那叫一个激动,直接挂断电话,也不管对面会不会生气。

快步上前,万分激动地抓住周济民的手,颤抖着差点说不出话来。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才道:

“周主任,我可算是见到您了,您可真是我们第三鞋厂的大恩人啊......”

接下来的时间,都是褚厂长的表演时间。

说了很多非常激动的话,还说他找过吕千祥,想要当面感谢周济民。

可是吕千祥说了,周济民是在休假当中,不放面打扰。

实际情况是,老林急着想让周济民拿出关于航空发动机的成果,所以不想让褚厂长去打扰周济民。

毕竟相比超级电脑项目,航空发动机这种立马见效的发明创造,才是内地当前急需的东西。

而褚厂长原本是打算自己去打听周济民的住处,然后亲自登门感谢的。

吕千祥自然是看出来了,所以隐晦地提点了几句,这才打消了褚厂长的念头。

除了解释这个情况,褚厂长还说了很多关于第三鞋厂的发展情况。

周济民都还没问呢,对方就自报家门了,倒也省得他多嘴问了。

他来第三鞋厂,自然就是想要了解第三鞋厂的情况。

在内地,荧光儿童鞋,目前就只有京城第三鞋厂被授权了,其他厂可没有被授权。

可即便如此,短短半年内,第三鞋厂也是以横扫千军的姿态,席卷了整个内地和小岛市场。

当初,周济民把技术卖给金斯利这家伙的时候,可不包括内地和小岛。

所以这两个地方依然是由第三鞋厂霸占着市场。

然而,实际情况却有些令人匪夷所思,这也是周济民今天来第三鞋厂的原因。

通过褚厂长的叙述,周济民现在也知道了第三鞋厂有多么恐怖了。

在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的时候,周济民带着五万双儿童鞋奔赴南方的小岛,寻找机会。

一九六四年一月份,第三鞋厂又接到了十几万的单子。

这个情况下,褚厂长不得不紧急向上面领导申请扩增鞋厂。

领导们也是知道这种情况,十分紧急。

因此火速审批通过了申请,并且派出工作人员帮忙协调,街道办等单位帮忙协同。

短短一个月内,直接从一百五十多号人,变成了一个五百多号工人的大工厂。

原本以为过完春节之后,这个情况可能会有所回落。

谁知道,压根就不是这样的,而是订单增多。

周济民在一九六四年一月底回内地之后,有关儿童鞋的销售工作就移交给了大华公司的人。

大华公司本来也不认为一双儿童鞋能卖得有多好。

毕竟当时,周济民在短时间内就卖出去好几万双了,还卖那么贵,市场也差不多饱和了。

可是,出乎大华公司的意料之外。

零售的单子确实卖不动了,或者说平缓增速,没之前那么恐怖了。

然而批发的单子,却大量地从外面砸了过来。

这些单子,大部分都是以迈克尔为首的外商。

虽说金斯利已经拿到了技术授权,然而市场是大家的,又没有禁止?

因此,迈克尔等外商从大华公司这边拿货,进货价不是之前的二十二元,而是十五元。

前文已经说过了,生产一双儿童鞋的成本,撑死也不会超过五块钱。

十五块钱的批发价,大华公司都赚麻了。

金斯利的工厂需要时间建起来,而这个空档期,迈克尔等外商已经开始攻城拔寨了。

甚至去那些金斯利还没有去过的市场,凭借着新奇、价格等优势,拿下了众多的市场。

尽管金斯利气得直跳脚,却拿迈克尔这些外商没办法。

毕竟金斯利无法制止迈克尔他们去小岛那边进货。

于是,第三鞋厂几乎是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在四合院有个家】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一十六章,危机、巨蟒、庇护所〗地址https://wap.v377.net/321_321783/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