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户部加之吕不韦(1/2)
不拿出来的原因很简单,如今的读书人太少了!别说读书了,就连吃饭都成问题。即便是赵括将纸张、笔墨甚至是书籍的价格都打下来,也依旧很难形成大规模的读书风气。
这就不是一年两年甚至十年二十年能够彻底解决的问题,这是科技生产力的束缚所致,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而没有大规模的读书人,说要行科举,还不如用九品中正制呢!
总之,天下未定的现在,实行科举制度显然不是一个好时候。
好在,赵括也做了一个埋伏,所谓的开设学馆之事,也由礼部负责。等学习的人多了之后,剩下的事情不过是水到渠成而已......
当然,与赵括对科举的重视不同,战国之人更重视的却是典礼之事,君不闻:国之大事,唯戎与祀乎?
因此,赵括将礼部排在了第二的位置上,仅次于吏部而已。只是,赵括的心中对于这个所谓的礼部尚书,却是颇有些不屑的。
毕竟唯一能令赵括有些兴趣的选才之事,赵括已经安排给了吕不韦了。剩下的礼仪之事,作为21世纪的赵括显然并不算重视。
至于外交,如今秦国一家独大,合纵连横早已经被玩得透透的了,便是张仪复生,恐怕也没什么玩的了。更何况赵括给赵国定下的基调就是“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在这样的外交政策之下,其作用自然是屈指可数。
可问题是,赵括不重视,不代表其他人不重视啊!毕竟,古人的想法中,这个“礼”字还是很重要的。
就比如台下的吕不韦。
看着首辅大臣平原君能兼任吏部尚书,自然他作为阁臣之一,也是想要兼任这个礼部尚书。尤其赵括还已经把选才之事交给了他。
吕不韦甚至都已经想好了谢恩的词句。但可惜,赵括接下来的话语,却是直接给吕不韦泼了一盆凉水。
“礼与外交之事,寡人并不算精通。此礼部之尚书,还要平原君物色一二。”赵括淡淡地开口道。
话音落,一旁的吕不韦明显有些失落。但很快便调整了回来,自己这是怎么了?区区一个商人,王上委以阁臣之任,居然还不满足,竟然还要兼任仅在吏部之下的礼部尚书。自己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的贪婪了?
这边吕不韦在心中暗暗地反省着自己,他却是不知,之所以不让他兼任礼部,原因却是赵括对他有着更加重要的任命。
暂且不管吕不韦心理的变化,那边的平原君闻言却是微微皱眉,不是他没有人选,而是他不能再占有这么“重要”的位置了。
王上的询问或许是真心的,也是出于尊重自己的考虑,但自己已经是首辅了,还兼任了吏部尚书,更有一个阁员的名额等着自己的提名,这要是再拿一个礼部尚书。
这不是要权倾朝野,而是要架空王上了啊!
当然了,王上的问话,平原君也不能不答,当即略略思索过后,这才答道:“禀我王,虞卿此前与微臣一同应对各国使臣,颇为得力。不过以其资历尚浅,可暂为右侍郎,暂代部务。至于尚书之位,可暂空置之,以待有识之士。”
以虞卿在处置楼昌等人的过程中立下的功劳而言,一个侍郎的位置还是很合适的。赵括闻言,倒也觉得有理,要是把所有的高官位置都给占满了,还怎么吸引他国的顶尖人才?
于是,赵括点点头,说道:“平原君所虑甚是也。便如平原君所言。”
简要地安排完了礼部之后,赵括随即继续说道:“其三,兵部者,掌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然兵者国之大事也!未免外行指挥内行之事发生,兵部尚书及侍郎等重要职位之选,必须经将军之任,历沙场之险,成战胜之功,方可担任也。
如今,廉颇与田单将军皆为一时之选也,寡人之意,以廉颇将军为次辅,以田单将军为兵部尚书,统管全国之兵马也!”
两人闻言,涉及军事,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当然,对于这个兵部,赵括实际上并不准备让他真正地成为军事的最高首脑部门,毕竟兵事有着它的特殊性质。
就像是后代的国防部,虽然有着征集、编制、装备、训练、军事科研以及军人衔级、薪给等一系列的职权。但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实际军事指挥权,却是没有的。
说白了,枪杆子里出政权,赵括当然也不会将自己的枪杆子给交出去。
当然,此时说的是中枢改革,至于后续的兵制改革,或许还得等廉颇和田单等人归来后再说。
“我王。”平原君虽然不想掺和兵事,但该做的提醒,还是要做的。随即便问道:“若是廉颇将军和田单将军齐齐调回,前线之兵事如何处置?秦国可还在虎视眈眈之中。”
赵括闻言,也是点点头,显然,他对这个问题也早有考虑,随即说道:“平原君之所忧虑,也却是本王之所担心之事。”
“不过,相较于一时之困境,寡人更加担心一世之困境。”赵括摇摇头继续说道:“此事调回廉颇与田单将军,的确会在上党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从长平之战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542章户部加之吕不韦〗地址https://wap.v377.net/321_321791/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