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果苗(1/2)

人多力量大,赵家之解说了果树的护理要点和种植注意事项后,那些堆在仓里的果苗就分了下去。

哪种果苗种在哪里,她已经和宋宝全他们商量过了,这会儿自有小队长带着他们去提前划定好的地方栽种,她自己则是灵活机动人员,这瞅瞅那看看的。

三天后,所有果苗栽种完成,看着病殃殃的,没什么精神头的样子,但村民们却都很高兴。

这是果苗吗?

不,这是通往富裕生活的金钥匙!

果苗栽好,赵家之也把合作社的手续跑了下来,宋王庄大队部的牌子旁边多了一块合作社的牌子,从今儿开始,宋王庄可以做生意,以村集体的名头做。

但果苗才种下,这笔生意眼下不是最合适开始的时候。

赵家之并不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莱县夏季多雨,眼下也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夏天下雨也正常,大家说希望下雨的,可以省下挑水浇水的麻烦事。

赵家之三不五时就会去转一圈看看那些果苗的情况,也会和院子里种的那两棵比较一下。

正常来说,果苗种下去的时间有点晚了,本该是春天种的,他们在夏收之后才种下去,云筝说这东西当年也不会结果,不用担心,赵家之还是担心。quai.c0m

但眼见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树苗也都慢慢缓了过来,她那颗心才算彻底安稳下去。

暑假,张艾夏回来,休息没两天就找上了赵家之。

“嫂子,你节哀。”

开头是客气话,聊了几句以后,话题才走向正轨。

“嫂子,现在全国都在停课,但是……我觉得不行,不可能一直停课的,村里这些孩子也不能就这么耽误下去,我有个想法……”

张艾夏忧心忡忡,她之前虽然觉得停课不对,却也不知道为什么不对,但在学校里待久了,这种疑惑和恐慌越来越大,她偶尔也会和同学老师们聊几句,才慢慢摸索明白。

对一个国来说,这可能只是一次错误的尝试,意识到不对的时候,及时纠正就是了。

但对这代孩子们来说,这不是一次尝试,这是他们人生里被丢掉的一环。

她不敢想,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将会面对什么,没有文化四个字将会变成标签压在他们身上,也许能识几个字,那也要有人压着他们学,孩子都是爱玩的天性,自学概率极低。

张艾夏不知道该怎么办,直到她没忍住和赵家岚聊了两次,她才恍然。

她不知道,为什么不多找几个人聊聊,总会有人知道的。

赵家岚说过,她的二姐赵家之其实很重视孩子的教育,让她放假回来的时候找赵家之聊一下看看。

她回来后犹豫了几天,也了解了村里的一些事儿,所以才有了现在,她坐在赵家之对面,有些忐忑不安的询问。

赵家之叹气,这个问题她何尝不担忧呢?

“你和家岚商量的结果是什么?”

赵家之低头看着手里的杯子,眼底神思莫辨。

张艾夏抿唇,苦笑起来。

“我是想,办个学校的。但我打听过了,学校不是那么好办起来的,尤其现在的情况,会很麻烦,所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办学校是最容易也最复杂的事,究竟是容易还是复杂,要看当地的领导们怎么想了,他们认同就容易,不认同就会惹出乱子。

赵家之叹了口气,陪她聊了几句,让她先回去了。

学校的事儿她还没想好,李直那边又开会,依旧是工农兵大学的推荐入学。

有了去年的前车之鉴,赵家之这次分配名额就容易得多,还是一样的,下乡不满一年的不能参与考核,她做了卷子,又抄了黑板,送到了地方,宋宝全带着人全程监考。

赵家之照旧在大队部睡了一宿,把卷子给批了,但这一回,大队部外头守着她的,变成了闻殊澜。

没法子的事儿,寡妇门前是非多,哪怕这个寡妇是大队书记也没用。

闻殊澜是赵家之的亲表弟,瞎话能少传点儿。

当然,也是因为闻殊澜这次并没有参与考核,他主动放弃的。

“家之姐,我才多大啊,上大学不着急,就我的聪明才智,只要我想考,我肯定能考上,你就别操这些闲心了!”

拒绝的时候,闻殊澜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好像只要他参与考核就一定能拿到推荐资格似的。

但赵家之知道,他不走是想留下来帮她照顾孩子,宋清安一死,家里能守着孩子学习的人就只剩下闻殊澜和她了,她白天要忙着工作,晚上也要撰写各种报告,看孩子的时间有限。

也就闻殊澜靠着家里的接济,和自己上工的勤快劲儿不怕饿肚子,还能管着家里的孩子。

他下了决心不走,赵家之也没办法,就算能把他人绑着去考核,也不能抓着他的手替他答卷,赵家之给小姨写了信说了对不起,小姨那边回信说现在就挺好,暂时别让闻殊澜回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五零:我是姥姥的金手指】最新更新章节〖第214章 果苗〗地址https://wap.v377.net/326_326705/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