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物以稀为贵(1/2)

等了差不多半个多小时,张主任才拿着一张采购单回来,采购单上写得很清楚,以一毛五每份半斤、二毛五每份一斤的价格向宋王庄农村合作社采购新鲜韭菜,数量以宋王庄农村合作社能够提供的数量为准。

此外还有韭黄,韭黄因培育成本等原因,价格每份要比韭菜贵一毛钱,但因为不确定是否能卖出去,所以供销社这边的采购量比较保守,首次采购只要一百斤。

这一百斤就算卖不出去,在供销社内部消化一下也是可以的,不会浪费掉。

对此赵家之没什么想法,她本身对韭黄的期待也不算高,她还是更希望能把韭菜多卖一点。

约好了送货时间,赵家之将带过来的韭菜和韭黄半卖半送给了张主任,这段时间她在家吃韭菜吃得有点腻味,带回去也不能吃,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回了宋王庄,赵家之也没回家,直接去了大队部找宋宝全。

“这是我上午去莱县供销社谈好的采购单,叔,你招呼一下开个大会,问问村里人有没有愿意的,咱们一起干,十天时间足够发一茬韭菜了!”

赵家之一路上骑着自行车根本不敢停下来,这会儿好不容易进了屋,抱着茶缸子就猛灌水。

等她喝完了水,宋宝全才一脸的如梦初醒。

“赵书记,你真能冬天种韭菜?”

宋宝全也算是种了一辈子的地,啥时候见过这个啊!

“叔,采购单我都拿回来了,我能开玩笑害人吗?再说了,那供销社的领导也不是彪,我不证明一下他们能信我?”

赵家之没有不耐烦,只觉得好笑,笑呵呵解释两句,又催他快点叫人开会,这事儿宜早不宜迟,能不能长长久久地把这门生意做下去,就看十天后的第一次交货质量了!

宋宝全掐了一把大腿,疼得龇牙咧嘴,顿时就乐了。

“成,你歇会,我这就招呼人去!”

果树不是三五个月就能出成绩的东西,常言道十年育人百年育树,果树虽然用不上百年,两三年总是要的,这期间合作社不能闲着啥都不干。

这也是云筝为什么要告诉赵家之暖棚的缘故,这些做好了是赵家之的政绩,无论她以后会不会留在体制内,都是一笔漂亮的履历。

大会上闹闹泱泱的,吵得人头疼,赵家之按了按太阳穴,让自己冷静下来,无视这些声音。

人多且闹腾,她自己做了个手工的扩音器,喇叭形状,其实是用硬纸盒糊的,比不上真正的大喇叭,却也比她干喊强多了。quai.c0m

等她说完,村民们安静了一会,又七嘴八舌起来,赵家之冷眼看着他们闹腾,宋宝全压都压不住。

等他们吵吵了好一会发现没人管了,才渐渐安静下来,一个个面面相觑,不时看一眼站在台阶上的赵家之,莫名心虚。

“都吵完了吧,吵完了开始登记,愿意参加的还是老规矩,一家最低五毛钱入股,去王会计那边登记,然后派个代表去东边等着,我一会一块儿教。”

赵家之冷着脸,重复了三遍,有人问啥叫最低五毛钱入股,她顿了顿,又解释起来。

“意思就是想参加,最少也要交五毛钱,也可以多交钱,现在交钱越多,日后分到的钱越多,具体是多少,要看我们能卖多少钱。”

“比如说清烈交了五块钱,六婶交了两块钱,三叔交了五毛钱,然后我们卖了十五块钱,这十五块钱怎么分呢?”

“按你们当初交钱的多少分。清烈交钱最多,他分到的也最多,可以拿到十块钱,六婶呢,可以拿到四块钱,而三叔交的最少,所以拿到的也最少,只有一块钱。”

就是个出资比例占总比例的问题。

赵家之讲得不算清楚,村里人也不是一定要听她讲清楚,他们只知道,交钱多拿到的钱也多,拿到的钱多,那回头分钱也多,这就够了。

有人心动就会有人迟疑,有人迟疑就会有人怀疑。

对于这样那样的怀疑和质疑,赵家之一律不理,爱干不干,要不是不能自己干,当她乐意让村里人一起干似的!

比起上回果树的两毛钱,这次村里愿意参与的并不算多,粗略算下来,大概是村里的一半。

赵家之也不在意这些,先带着人回去教学,教完才回大队部看账本,大部分人只交了最基本的五毛钱,愿意多交的并不多,毕竟不是小数目。

宋刘氏和宋清平那边被她拦住了,宋宝全王长明他们有样学样,也没参与其中。

算下来,二百一十六户,收了一百七十多块钱,平均下来一户交了八毛钱的样子。

和预想中的差不多,赵家之也没多寻思,拿出自己包钱的手帕,取了三张大团结出来。

“这是我、我婆婆那儿、还有我二伯哥家的份儿,一家十块,王会计,你入个账。”

王长明愣了一下,倒是没拒绝,收了钱后,一笔一划地在账本后边写上了赵家之、宋刘氏和宋清平三个人的名字以及钱数,又给她写了三张盖章的收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五零:我是姥姥的金手指】最新更新章节〖第217章 物以稀为贵〗地址https://wap.v377.net/326_32670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