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 高处不胜寒(2/3)

这可是好烟。

得笑纳。

“这是挂档的,这个是慢得,那个是快的,这是倒车的…”

没一会儿,王胡子就掌握了要领,比起在农场的那些要简单许多。

车子慢慢跑起来,赵勇跳进车斗里,钱书记也抱着包跑上去,小吴看了眼只得回到吉普车上,开车跟在后面。

王胡子越开越熟练,拐弯更是一气呵成,车子在他手里就像枪一样熟悉。

最后,车子停在村子外的路边。

王胡子下车,眼睛里都是欣喜。

一旁的钱书记打量着车子,心里盘算着又这么一辆拖拉机,能够节省多少人力物力。

等吉普车离开村子的时候,三人心里都挂念着那辆红星牌拖拉机。

“老钱。等会你去打听下,要是有具体的性能更好!”

“你放心,这拖拉机要是都这样,说什么都不能错过。”

王胡子点头。

要是有这么一百台拖拉机,他们农场就能扩大一倍!

若真是如此,那可是解了燃眉之急啊!

......

自从有了小端午,杨小涛就觉得,时间过得真快啊。

前些日子小家伙刚睁开眼睛,这会儿小半个月过去,小家伙已经活动着脑袋到处乱瞅。

每次杨小涛出门前看一眼,回来的时候再扒拉几下,真是一天一个样。

不过这小子有点小心眼。

只要看到杨小涛跟冉秋叶靠的近,就会嗯嗯的叫两声,杨小涛估计那意思就是别抢他的饭。

对此,杨小涛直接无视。

一个穿尿布的还能管着大人?

笑话,这饭还是我做的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有我,你能吃上饭?

冉秋叶身体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不过冉母再三叮嘱,不是没条件,既然有条件就把月子做完了。

杨小涛也是这个意思。

虽然现在的女人对月子不怎么重视,甚至有生完孩子没几天就下地干活的,但杨小涛可不想冉秋叶身上留下病根。

虽然有小薇在,但谁敢说没个万一呢?

所以冉秋叶想活动了就只能在屋子里转转。

杨小涛怕冉秋叶闷的慌,还去图书馆借回来不少书,当然每天休息的时间是必须留出来的。

家庭美满和谐,杨小涛的日子虽然忙碌却很充实,感觉到了人生的意义。

轧钢厂,杨小涛刚从车间里回来。

车间的工作已经走上正轨,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已经显示成效。

尤其是新入职的人,他们跟在师傅身后学习这么长时间,大部分用心学习的已经掌握的七七八八,少部分天份差点的,也摸着了门道。

这段时间下来,或许参与考核他们连二级都过不了。

但在他们负责的模块前,完全称的上合格工人。

现在,杨小涛唯一担心的就是积压问题。

每天车间生产出来的拖拉机,除了给各地派去试用的,大部分都堆在仓库里。

这还是杨小涛刻意压低工作效率的结果,若是车间全都放开,全力生产,估计早就排到仓库外面了。

坐在办公室里,娄晓娥已经跑出去忙活,杨小涛看着桌子上整理出来的文件。

仓库快满了,是个问题。

原料的钢材,是个问题。

人员的入职,是个问题。

等等

一堆问题摆在面前,这可比当工程师累多了。

唉!

脑袋趴在桌子上。

原以为只要是对社会有益的,人们就会接受,工厂就能获益。

却忽落了,社会也是由人构成的,甚至人的意志占了主体。

即便是在后世,地方的大伞也要为本地遮风挡雨,自然也要遮挡阳光了。

无奈,但不能摆烂。

杨小涛开始强迫自己,拿起文件一个个,慢慢的看,慢慢的想。

……

十一车间的情况并不是什么秘密,财务上就做不了假,更何况在这万人大厂里,形形色色的人多了,各种矛盾也就有了。

不少人都觉得拖拉机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好,尤其是一些了解前沿科技的,更是抛出柴油机取代蒸汽机的言论,说这是浪费国家宝贵资源,是革命建设的后退。

甚至于有人猜测,什么时候解散十一车间,将那些新来的赶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最新更新章节〖582 高处不胜寒〗地址https://wap.v377.net/327_32794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