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摇橹的(小改)(1/2)
直到这一刻,翁万达才反应过来。>
这件事情,陶师贤恐怕已然预谋了不止一时半会了。>
只是被宁玦这么一搅合,乱了陶师贤的阵脚罢了。>
陶师贤自斟自饮,端起酒盅一饮而尽。>
“什么河套啊,无外乎就是半路杀出来的拦路虎罢了,此事若成,咱们将那朱纨一并除了,何乐而不为呢?”>
“毕功于一役,古往今来,皆如是哉。”>
翁万达的胸口剧烈的起伏着。>
“好啊,果然是天衣无缝,就是不知道陶齐之你将我翁万达的身家性命放在哪了?!”>
这个计划听起来确实很完美。>
就是有一个小缺点,翁万达是宣大总督。>
“咱们都到这个岁数了,该为儿孙们多想想了,早走晚走,那不都得走嘛?”>
“仁夫岂不闻定兴忠烈王之故事?”>
翁万达自然知晓,陶师贤说的是英国公张辅。>
京师向来有人传言当年土木堡张辅没有战死,而是事后逃回京师,嘱咐了一些身后事后,自知不可活,在家中自缢,族人以阵亡上报朝廷。>
陶师贤兀自捡起了筷子。>
“只要仁夫你看开一点,我保仁夫你就是下一个定兴忠烈王!”>
“跟谁有仇也别跟银子有仇啊!”>
翁万达睚眦欲裂,直到这一刻他才明白为什么詹荣死后,陶师贤那么火急火燎的找自己来京。>
从自己回京那一刻,陶师贤就预备好了。>
“那我若是不从呢?”>
听到翁万达的话,陶师贤瞥了一眼别院外的家丁,忍不住笑出了声,作了个揖而后笑道:>
“不从,不从我也没办法啊,只能是以美酒相待啊。”>
陶师贤无奈的摇了摇头,继续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但我知道仁夫你的为人,兹事体大,仁夫总是会以大局为重嘛。”>
“谥号,我可保仁夫必得一忠字!”>
陶师贤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哪怕翁万达不从,翁万达也出不了这个院子。>
无外乎就是待到俺答破关之时,将自己给杀了,而后自己这个宣大总督不知所踪。>
届时朝廷问罪,翁家九族可就保不住了。>
“当啷”一声,翁万达手中的匕首径自落在了地上。>
“那依齐之所见,我死之后,又当如何?”>
陶师贤闻言会心一笑。>
“我就知道仁夫你是聪明人。”>
“放心,你的帅旗,现在还飘在宣府的总督府,只有你的几个贴身随扈知道你来了京师。”>
“鞑子破城之后,那几个知情的随扈必不能活,我会去安排的,至于守军那边我也会打点好。”>
“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北虏退后,王师收复宣府,届时仁夫你便会出现在宣府。”>
“史书上只会记得仁夫你忠君体国,面南自戕,呜呼哀哉,壮哉仁夫!”>
翁万达咬着牙看着陶师贤。>
“你怎就知晓,他俺答就一定能破了宣府?”>
陶师贤无奈的摇了摇头。>
“仁夫,这样吧,俺答破不了宣府,我上书自劾,不,我自己去北镇抚司找陆炳自首,可好?”>
翁万达面色惨白的一屁股坐在圆凳之上。>
“百万生民,千秋之罪啊!”>
陶师贤风轻云淡的坐在原地。>
“无人知晓,便是无罪。”>
偏厅中沉寂半晌,只有陶师贤手中碗筷碰撞的声音传来。>
不知过了多久。>
凌乱的发丝在翁万达头上垂下,发髻已乱的翁万达兀自起身,拜倒在陶师贤面前。>
“还望陶公明示,我广南八闽百姓,可还有化私贩为公贩之日?”>
任谁见了此时的翁万达,都不会将其与朝廷的封疆大吏,宣大总督联系起来。>
举着碗筷的陶师贤闻言僵在原地,似是不忍去看翁万达一般,怅然若失去的望了一眼头顶的房梁。>
又许久后,只见陶师贤放下手中碗筷,长叹了口气。>
“以前我是可以肯定的,现在不确定了,若是裕王爷是太子就好了啊。”>
现如今的朱载壡离天子越来越近。>
陶师贤的心中却是越来越怕。>
朱家怎的一连来了父子两个妖孽。>
偏偏朝中又多了这么些天不怕地不怕的后生。>
后生可畏啊。>
“二龙不相见,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总宪】最新更新章节〖第82章 摇橹的(小改)〗地址https://wap.v377.net/332_33254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