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教皇国律令(上)(2/3)
因为掌管军权,已经成为教皇身边的头号红人,以及内定的教皇继承者的希尔德布兰德回答道:“总共五万精锐大军,包括三千名全副武装的重骑兵在内全部编练完成,训练也进行一大半,近可守护圣座安危,远可讨伐异端,毫无问题。”
听着这些略显夸张的话,英诺森三世总算安心的点点头。
教皇国吃着整个欧洲的俸禄,收取什一税,卖着赎罪券,金钱方面是不足为虑的,如果硬下心来编练军队,钱财方面就如同金山银海一般输出,军队的甲胄装备,甚至比诺曼人还要精良,兰迪愁眉苦脸,拼命四处搜刮,想要将自己的军队全部换成板链复合甲,然而最终也只能对着账单叹气!
但是这个壮举,却让教皇国这个位居中意大利,不足诺曼帝国领土1/10的小国给完成。
五万精锐教皇卫队,除少量装备复合弓的弓箭手穿着链甲之外,其余重装步兵,重装骑兵,清一色的板链复合甲,在套上天国之钥罩衣,看起来威风凛凛,不知道兰迪看后会不会吐血、
有此等强兵,有何异端不灭?天主不兴?
教皇点头称是,胆子大不少,便下令道:“派出使团出使基辅罗斯,一为恭贺兰迪皇帝开疆扩土,丰功伟绩。二要求他好生教化当地百姓,要其信仰,皈依天主教正道,摒弃东正教异端,若是诺曼传教士人手不足,教皇国愿意派出教士帮助诺曼帝国传教。”
教皇英诺森三世将命令发布出去后,一众主教都不由得赞叹圣座高明,这一项行动听上去挺不错,又是祝贺又是提供帮助,实际上却包藏祸心,想要借助天主教传播,来扩散教皇国对东欧的影响,甚至直接派出教士建立修道院领地,瓜分兰迪的胜利果实,偏偏打出的旗号还相当动听。
若是兰迪答应英诺森三世的要求还好说,双方公平竞争,教士借助传教的机会到东欧来圈地,发展信徒,发展直接听命于教皇国的实力,甚至将东欧发展成好像神圣罗马帝国正样分裂严重,皇权不振的国家。
要是兰迪不答应那更好!你兰迪到底还是不是天主教徒?是想被革除教籍吗?
无论兰迪选择哪一项,都不是一个好结果,英诺森听到两侧一众主角的马屁声,也显得有些飘飘然,心里想着教皇的确还是有些好处的,这种不劳而获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教皇国在听到兰迪宣布登基成为沙皇时,便派出使团情与干涉,经枢机教团的润色,教皇的这份谕令显得更加委婉动听,但真实要求却令人发指。
首先兰迪加冕为沙皇,就应该像诺曼皇帝兰迪-冯-霍夫曼尊号一样,代代都需要教皇加冕才行,其次开放兰迪全新征服的东欧领地,让教皇国教是自由传教,并且允许教士自由建立修道院,第三要求兰迪压迫前来加冕的罗斯贵族,让他们改宗天主教。
除出使基辅的使臣外,所有教士都对这份谕令表示满意,认为教皇圣座不愧是天主选定的欧洲之主,竟然能够想出如此空手套白狼的主意。
不过出使基辅的使臣又是另外一个想法,传说中性格暴躁残忍至极的诺曼皇帝直接一斧头砍翻自己,率领十万诺曼大军南下亚平宁半岛,血洗罗马城。
当然摊上这种倒霉差事的家伙一般都是不受待见的,他们的意见和放屁没什么差别,这些使臣的意见被教皇国上层集体无视,至少在表面上集体无视。
教皇国上下都不是白痴,自然知道第二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也有,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想一想,发生这种可能性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样可以提前激起双方的矛盾,诺曼皇帝拒绝教皇国谕令,斩杀教皇国使臣,那么教皇国就有足够的理由将其革除教籍,发动整个欧洲的十字军攻打诺曼人。
其他国家也应该有这种感觉吧!诺曼人这种咄咄逼人的态度,积极进取的野心,还有兰迪天下第一目空一切的傲慢,一支十字军联军,讨伐诺曼人的十字军联军。
法兰西能够收复诺曼底和布列塔尼!
神圣罗马帝国能够收复北萨克森和波美拉尼亚!
波兰立陶宛、瑞典、丹麦、英格兰、苏格兰、全部复国。
最多只给兰迪留下一个挪威养老!
想到这里英诺森三世忍不住有种想笑的冲动,但事实真的会如此顺利吗?兰迪可是天下第一强将,出道以来除了一次失败在阿尔托莉雅手中外,其余战役不是胜利就是平手,和这样的人作对是否明智?这样一想英诺森三世又有些患得患失起来。
“不用怕,好歹罗马教廷有五万精锐大军,若是打出十字军的旗号,欧陆各地勤王大军赶到,也不用害怕什么诺曼人。”
英诺森三世于是又开始这样给自己打气,负责此次任务的罗马教廷使臣已经前往基辅,一路上故意放慢速度,希望等兰迪称帝之后再赶到,造成这种既定事实,到时候兰迪再砍他他也有话好说。
“这个通告是陛下登基之前拟定的,其中颇有不妥之处,不过陛下放心,外臣不会强行逼迫陛下,陛下有什么要求尽管可说,等外臣返回罗马教廷,在一一向教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德意志之剑】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八十八章:教皇国律令(上)〗地址https://wap.v377.net/346_34616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