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三国赵范29(3/3)

一方出兵讨伐另一方。

这种情况下,出兵的那一方,就不说了。要说的,是防守的一方。

是否迎战?这个选择,比起“是生存还是死亡”有意义。

三国时期人们一般都倾向于迎战。原因不详。猜测,可能跟迎头痛击有关。仿佛不迎战,士气就提不起来似的。

站在现代人角度去看,肯定首先是衡量胜负。没有取胜的把握,必定选择倚城而守。

防守一方最大的利器,就是城墙。因此,到兵临城下之时,防守一方什么都不必做,单等对方攻城便是。

也还是有“做”的。包括出城单挑、出城对阵、出城冲锋、出城偷袭等等。不做就不死、做了就要死的规律,不适用于此时。

但不得不说,那些“做”都有点勉强。

就譬如现在。

濮阳城占优势的,是兵力。

兵力是什么,就是战士的人数。人数多了,地盘小了,根本就施展不开。

单挑,我们知道的是,曹仁和乐进的武艺,或许可以跟蒋钦、周泰对阵,对上另外六人,很难支撑十个回合。但我们知道的,不能做数。此处能讲的是,曹军知道的。

曹军知道,对方有将八人,己方有将两人。单挑的胜负,可按一般规律去猜想。即,一对一不分胜败,一对二勉强支撑。

二对八,相当于一对四,肯定会败。因此,单挑无益。

这样的结论,跟曹仁、乐进二人原本的结论相一致。

既然单挑无益,那还列阵做什么?

列阵,当然是遵循惯例。相当于先宣后战,先遣责后处罚。

不列阵,直接派兵冲击呢?

补充一句,濮城阳内有五千骑兵。

濮阳城内的,叫骑兵;涂山短训出来的,叫马兵。讲素质的话,马兵,不如骑兵。

直接派五千骑兵冲击的话,因为城门狭窄,能够并排冲出来的,只有两骑。

后面人多,有什么用?前面的战况,仅仅取决于冲到前面的人多不多。

可以说,荆南方面,都不需要兵。只消八个将,就能把直接冲出来的五千骑兵干掉(有人搬开死人死马的尸体的话)。

如此,列一下阵,也还是有好处的。

但,五千骑兵排列出来,涂山这边才四千马兵,万一跑了呢?

所以,曹仁乐进列阵的时候,用的是弓兵开路,步兵压阵,最后才是一千骑兵。

事先有交待,呆会儿下令冲锋的时候,步兵、弓兵迅速让开,让后面的一千骑兵先冲。

这样的动作,刚开始的时候,自然会慢些。但后劲十足,城门口那边,会不断冲出后续四千骑兵。

只是可惜,荆南方面稍一接战,便往远处跑了。

曹军能够跟得上的,就只有五千骑兵。其它兵种,就不要指望了。

五千骑兵,对战四千骑兵,很难说能否取胜。若对方另有埋伏,就危险了。

于是曹军就鸣金收兵了。

收兵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当然是:曹仁受伤了。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无限快穿逆袭】最新更新章节〖第101章 三国赵范29〗地址https://wap.v377.net/347_347355/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