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疏忽大意了(1/3)

“大人见外了,能与大人走这一遭,哪怕明天就滚蛋也没有遗憾了。”吴为说完端起酒杯与李逸干了一个。

“非我舍不得头上这顶乌纱帽,只是眼下国事艰难,民生凋敝,我辈读书人上不能报天子下不能安黎民,实在心中有愧。”虽然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可李逸已经深深的被这个生活的世界所吸引,这里有勤劳的人民,壮丽的山河,更有自己对接下来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暴行感到恐惧和担忧。

“大人忧国忧民乃是我辈读书人楷模,不过我只问一句,大人后悔吗?”吴为问道。

“后悔,为民做主,哪里能后悔,只是心有不甘罢了。”李逸坚定的说道。

“大人不必太过担忧,颍州知府尹梦鳌素有清廉之名,此人嫉恶如仇、不惧权势,大人不妨把卷宗分别给知府衙门和按察司都送过去,把这案子闹大了那些想对大人下手的人也得顾忌一下知府大人的威名。不过这样一来大人在官场中就难免落了一个桀骜不驯,目无长官的名声,对大人日后行走官场就很是不利。”吴为的办法有利有弊,利的是暂时度过眼前的难关,弊就是哪个当官的都不希望自己手底下有一个如此折腾的人,只要找到机会必定不会手软。

李逸这时哪里能顾得上以后啊,先把眼前的难关度过去再说,过不了多久闯军南下,那才是最要命的,当下就决定采用吴为的建议。

就在李逸和吴为商量怎么善后的时候,蒙城县内还有人睡不着,这其中就包括吴仁建和吴良德叔侄俩,两人这个时候已经回过味来原来凌钢已经倒向了李逸,后悔已经来不及,关键是现在怎么渡过眼前的危机。

“叔,那刘司户已经进去了,当初那件事咱们可脱不了干系啊,你快想想办法吧。”吴良德此刻是既惊又怒又惧。

“慌什么,遇到一点事就毫无主张只能自乱阵脚,你也老大不小了,怎么还这么沉不住气,以后如何能成事。”吴仁建一看自己的侄儿表现的如此不堪,开口教训道。

“叔父教训的是,侄儿以后不敢了,不过你得抓紧拿个主意啊,晚了我怕来不及了。”吴良德在自己叔叔的阴影下生活太久,对吴仁建的训斥是不敢还一句嘴。

“不过你担心的也不无道理,明日你带上银子去按察司衙门一趟,上下打点一番不要怕花银子,现在那些官老爷和咱们是在一条船上,同舟共济最重要,不过这案子既然出了总要一个顶罪的,牢里的老刘可是留不得了,记得手脚干净一点,不要留下把柄。”吴仁建阴着脸对吴良德吩咐道。

“好,我回去就安排。”吴良德答应道。

“去吧,吩咐底下人暂且忍耐几日,不要出乱子。”吴仁建挥手说道。

吴良德得了命令回去自是安排人手,而吴仁建则在书房内陷入沉思,虽然在吴良德面前表现的是淡定自如,可心里却有一股烦躁在冲击着自己。回想自己在蒙城县的这么多年,多少勾心斗角都已经挺过来了,没想到今天在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面前丢了一城。脑海里回味着李逸那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特别是那句‘,,无时无刻不提醒这自己这个眼前的年轻人和以往几任知县有着不一样的气质,而这种气质让自己这种官员感到既羞愧又排斥。为民做主,当年自己刚披上这身官衣的时候也曾立下如此豪言,可现实就是如此无奈,自从收下第一笔银子后自己就回不了头了。

同样这天晚上睡不着的不光有吴仁建还有蒙城县主薄王子山,身为蒙城县的三把手,却在吴仁建的压制下当了这么多年的小媳妇,要说心甘情愿那绝对是扯淡。李逸上任之后与吴仁建的斗争是他乐于看见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而自己就想当那渔夫。可没想到的是李逸这么快和凌钢达成一致,打了吴仁建一个措手不及。不过现在的李逸虽然先下一城,可吴仁建在蒙城县经营日久,实力仍然不容小觑,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既然二人相斗那不妨再加一把火,让这蒙城县更热闹一点。

第二日天一亮,李逸就吩咐衙中差役把整理好的卷宗分别送往知府衙门和分巡道按察司,接下来就静静的等候上面的处理结果,等待的过程总是让人焦躁不安的,不过让人感到欣喜的是许忠的伤势已经好了,李逸看到的又是一条生龙活虎的汉子。

闲来无事,李逸在后衙请教许忠一些拳脚和弓箭的问题,那许忠没想到自己的老板竟然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当下是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了不过瘾索性脱去外衣,在场地中给李逸耍了一套拳。

许忠在场地中表演一套太祖长拳,李逸虽是外行人看的是热闹,不过热闹中还是看的出这许忠确实不凡,许忠在场下辗转腾挪,动时如猛虎下山一往无前,静时如鹰立千仞,不动如山。

一套拳打下来,许忠虽是汗透重衣,不过丝毫不见急喘,只是那黝黑的脸庞越发的透亮。

“许忠,你这身功夫可是俊的很啊,我想问一下啊,你有没有听过如大力金刚掌,降龙十八掌。”李逸一看这许忠就是后世武侠中的武林高手啊,想到后世中武侠中的各种绝世武功,只要学个一招半式上阵杀敌那不是跟玩似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布衣王】最新更新章节〖11.疏忽大意了〗地址https://wap.v377.net/382_3820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