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如履薄冰(2/3)

吴大人,别来无恙啊。”

门口传来一声爽朗的笑声,但这笑声对与吴家上下几十口人来说无异于催命阎罗到了,胆子小的被吓的抱作一团。

“凌大人莅临寒舍,所为何事?”吴仁建强打起精神寒暄道。

“所谓何事我想吴大人你已经知道了,那我也就不废话了,跟我走一趟吧,大人可还在县衙等着你呢。”犯人被抓回去后,李逸吩咐罗明连夜审问,吴良德还打算抵赖可田胖子一看到监狱里花样繁多的刑具,还没动手就吓的一股脑儿全招了。吴仁建虽不是主谋可粮食是从他手里出来的一样罪责难逃,凌钢向李逸讨了这个拿人的差事,连夜赶到吴府就是想在自己的死对头面前出一出多年的恶气。

“好,我跟你走,不过还望看在同事一场的份上,不要太为难我这一大家子。”吴仁建知道此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由他不低头。

“可以,只要你乖乖跟我走,你一家老小暂时可以待在府内,不过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外出。”凌刚厉声喝道。

吴仁建起身后一个跄踉,仿佛又要倒下去了,几位姨太太见了赶紧抱住吴仁建一阵嚎哭,嘴里哭喊道:“老爷。。。。。”

“来人啊,弄个担架来,把吴大人抬出去。”凌钢丝毫不理会吴仁建的虚弱,对着手下差役吩咐道。

底下人赶紧动手绑了一个担架,把吴仁建放了上去抬起就要往外走,可几位姨太太纷纷拉住不肯放手,凌钢抽出钢刀喝道:“谁敢阻拦,我治他一个拒捕之罪。”

几位姨太太看着凌厉的刀锋,纷纷吓得松手眼睁睁的看着吴仁建被抬了出去,

“给我听好了,谁敢迈出这大门一步,别怪我手里的刀不客气。”凌钢说完扬长而去。

蒙城县后衙灯火通明,李逸拿着新鲜出炉的供词目光凛然,整个犯罪过程已经明了,接下来就等着吴仁建了。

“大人,吴仁建已经带回来了,你看是在何处审问?”吴为进到后衙禀报道。

“就带到这里来吧。”李逸沉声说道。

片刻之后,两个衙役把吴仁建架到后衙,李逸见那吴仁建脸色惨白神态萎靡,站在原地已经惶恐不安,早没了往日的盛气凌人。

“给吴大人看座。”李逸吩咐道。

“李大人你大人有大量,饶过我一家老小吧。”吴仁建不顾身体虚弱,跪在地上求饶道。

“吴大人,你我若是私怨我可以饶你,可你犯的乃是滔天大罪我能饶你,城外的死去的灾民能饶你吗?朝廷的法纪能饶你吗?当今圣上能饶你吗?”李逸看着眼前的吴仁建早已没有往日的嚣张跋扈,只是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李逸动了恻隐之心想饶他一命,可谁又能饶李逸一命呢?

“你自己看看吧。”李逸把手中的供词丢到吴仁建的怀里。

吴仁建接过供词一看,脸上的冷汗直溜,一把瘫坐在地上,人证物证俱全,想狡辩也说不出话来了。

“签字画押吧,那过堂之苦你也是知道的,没必要抵抗了,上头的判决没有最终下来之前,我保你一家老小无恙。”李逸萧索的说道。

吴仁建颤巍巍的接过毛笔在供词上签字,随后又按上了自己的手印。

“吩咐下去,给吴大人安排一个干净一点的牢房,请城内的医生给吴大人看看病。”李逸背过身去命令道。

底下的差役把瘫作一团吴仁建架了出去,李逸此刻突然想抽烟,一种很压抑的感觉袭上心头。

“如今案子破了,我看大人为何闷闷不乐?”吴为整理完供词之后看到李逸神态索然,不禁问道。

“先生,这案子判下来有多少人人头落地?”李逸问道。

“贪污赈灾粮已经是死罪,更何况贩卖粮食给水盗形同谋反,如今皇上为反贼伤透了脑筋,而身为朝廷命官敢私通反贼更加会严判,不出意外的话是灭九族,女子发往教坊司为奴。”吴为沉声说道。

“是啊,灭九族,一人犯错全族陪葬。”李逸作为一个二十世纪的年轻人,还不能接受如此血腥的连坐政策。

“大人,权利一途不问对错,只看胜负。”吴为定声说道。

“我听过一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官场也一样,踏进去容易想抽身就难了。”李逸知道如今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如果想实现自己的救国梦,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条道路上有数不尽的明争暗斗,就算自己披荆斩棘做到大明朝的一品大员那又如何,要知道崇祯一朝光大学士就换了五十多个,抄家灭族的巡抚总督也不在少数,如果只是自己砍头倒还一了百了,可关键是连累多少无辜的人为自己陪葬,尤其是包括自己的家人,为了一个人的梦想把其他人的性命搭上,是不是有点太自私了。

“那咱们就不抽身,一直赢下去。”吴为坚定的说道。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还望先生与我共勉。”李逸向吴为拱手说道。

“大人,属下明白。”吴为回礼道。

第二日,蒙城县衙内一匹快马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布衣王】最新更新章节〖22.如履薄冰〗地址https://wap.v377.net/382_38201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