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想法(2/3)
。”吴为起身匆匆而去。
在吴仁建被抓的第二天,罗明亲自带人到范家镇把范建给押了回来,至于罪名嘛就是参与贩卖粮食与水盗,这一消息传来,蒙城县的大户更加被吓得肝胆欲裂,要知道这些大户都把一些陈粮当新粮卖给吴仁建当赈灾粮,可谁知道这批粮食最终被吴良德拿去卖给水盗啊,这下可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在吴仁建被抓后的第三日,蒙城县的大户们又凑在一起,与上次的交杯换盏其乐融融不同,这次的众人见面都是长吁短叹,个个都愁眉苦脸,上次聚会的主持者肖华和范建都进去了,这让众人更加唏嘘。
“各位老哥,既然来了就说句话吧,传票想必各位都收到了吧,再不拿主意等官差上门拿人可就完了啊。”蒙城县西北边马集镇的马老爷是县里数得上的大户,年纪大资格老,他首先发话。
“都怪那吴仁建,自己作死不要紧还连累大家伙,可把我们给害惨了。”东南边的周老爷抱怨道,可就在几日前他还恨不得把吴仁建当亲爹供着。
“现在说这个还有啥用,想想解决的办法吧。”马老爷对这个只知道放马后炮的周老爷很瞧不上,事情都出了不想解决办法光知道抱怨有屁用。
“我看咱们服个软,托人给李大人送份厚礼,怎么样?”蒙城县东边王集镇的王老爷试探道。
“服个屁软,咱们只是卖粮食给吴仁建,又没有卖粮食给强盗,我就不信他能把我们怎么样。”一听要出钱有人不愿意了,刚才的周老爷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你说的轻巧,勾结水盗如同谋反,这可是灭门的大罪,范家镇的范老爷已经进去了,你也想试试。”见周老爷一毛不拔,马老爷出言警告道。
“我这不是怕服了软,跌了咱们的面子嘛。”周老爷一听进去坐牢立马怂了。
“还说什么面子,保命要紧吧,大家合计一下看送多少银子合适。”马老爷望着屋内众人问道。
“多少是个多啊?”屋内的人又打起小算盘了,银子送多了肉疼送少了又不合适,立马陷入沉默。
“我听说知县大人对那师爷很倚重,咱们派人联系一下吴师爷,咨询一下他的意见怎么样?”有人提议道。
屋内的人都眼前一亮,纷纷赞同这么干,事态紧急,说干就干,当下就有人托关系找门路联系吴为去了。
“大人,有消息了。”吴为接到县里的大户邀请后赶紧向李逸汇报情况。
“哦,看先生样子肯定是好事。”见吴为脚步轻快,李逸打趣道。
“是好事,城中大户给我下请帖邀我一聚。”吴为面带笑容的说道。
“先生料事如神,这些大户果然入彀。”李逸赞叹道。
“大人过奖了,我此去大人有何吩咐?”吴为谦虚请教道。
“若他们能按时足额缴纳税银我饶他们这一次,也算给他们一个教训,如果先生的估计不差,闯贼应该快要南下了,咱们应该开始做好准备了。”李逸看着天气一天天的变冷,估计闯贼南下的日子应该不远了,相比于其他这件事情最重要。
“是啊,这次解决了吴仁建,要开始着手准备了,否则闯贼南下咱们该措手不及了。”吴为知道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日后能抵抗住闯贼的劫掠,这才是头等大事。
在吴为和蒙城县的大户一番磋商之后,那些大户纷纷答应回去立马上缴税银,自此蒙城县的税银收缴速度迅速明显加快,终于赶在截止前收缴完毕,税银经过清点之后比往年增加了三成。李逸在送走最后一批银子的时候,朝廷对吴仁建的判决下来了,根据崇祯皇帝的最高指示,吴仁建被判处罚家产灭九族的重罪,而对于三名水盗则是格外照顾押往南京千刀万剐。
吴府抄家那天李逸并没有在现场,据说让蒙城县的百姓大开了眼界,光金银就拉了几大车出来,其余的珍玩古董更是数不胜数,这还只是浮财加上蒙城县内的数家店铺和城外上千亩的良田,吴仁建这数十年在蒙城县还真没少捞。不过最让百姓们日后津津乐道的是见到了吴仁建的几个姨太太,吴家男的砍头女的发往教坊司,这种事情老朱家干的确实有点过,杀人也不过头点地啊,女太没人性,不过当时的老百姓认为这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失败者是没有资格求饶的。看着那几个姨太太风韵犹存,不少蒙城县的男人心里盘算一下,是不是攒笔银子去体验一回。
李逸从吴为手中接过抄家十几页抄家的清单,上面罗列了此次的收获,黄金两千两、白银五万两、金银首饰上千件、各色绫罗绸缎十几车,其余的古董字画则数不胜数。
“大人,还有房产和店铺没有变现,应该还有几万两,怪不得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一个小小的县丞就能贪这么多,可见如今的官场贪腐何等严重。”吴为无奈的说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大环境是这样,咱们也不能独善其身,挑出一些名贵的古董字画给知府衙门送去,好好打点一下。剩下的银子合计一下看咱们留多少,毕竟以后用银子的地方多着呢,我们也算取之于民用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布衣王】最新更新章节〖23.想法〗地址https://wap.v377.net/382_38201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