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制度(2/3)
在纸上一一列了出来,不知不觉中已经写满了数张宣纸,有了这些想法之后,李逸开始去芜存菁,切除那些不适合当今现状的,留下那些切实可行的,最后组织语言写出了影响后世数百年的《古今税法考》。
李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概念,虽然只是一篇万余字的文章可增删数次耗费了整晚的精力,当李逸改完最后一遍搁下手中的毛笔时发现天已经大亮,舒萍儿也躺在一旁的榻椅上睡着了,李逸拿过一件棉袄轻轻的盖在她的身上,可还是把她惊醒了。
“婢子该死,不小心睡着了。”舒萍儿看到李逸一夜没合眼可自己却躺在边上睡着了,惶恐的说道。
“不妨事,不妨事,以后不用陪着我熬夜了,女孩子经常熬夜对皮肤可不好。”李逸见这小妮子一脸惶恐,不禁打趣道。
“公子在熬夜,婢子怎么可能先去休息呢?”舒萍儿细若蚊言的说道,不过回头一想是不是公子嫌自己皮肤黑了不光滑了,所以才不要自己陪着啊,可实际上小妮子的脸蛋白里透红,光滑紧致,满满的纯天然胶原蛋白。
“好吧,以后我尽量不熬夜。”在这个时候和大明的女子讲民主将独立确实太过天方夜谭了一点,李逸索性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看厨房里有什么吃的没,给我找一点过来,熬了一晚上夜,肚子实在受不了。”李逸对舒萍儿吩咐道。
舒萍儿一听到李逸的吩咐瞬间恢复了活力,赶紧起身到厨房去了。
李逸回到书桌边整理自己的文稿,可就在这个时候吴为推门进来了。
“大人,今天起这么早?”吴为看到李逸在屋内大吃一惊,以往都是自己早早起床,没想到今天李逸起这么早。
“早什么啊,我是一晚上没睡。”李逸苦笑道。
“哦,大人昨天不是去见那吴仁建了吗?”吴为知道李逸昨晚去见吴仁建,不知他为何熬夜一整晚。
“就是去见了吴仁建之后才有所感悟,写下了这篇东西,你看看帮我参谋参谋。”李逸把手中的纸稿递了过去。
吴为接过稿子之后以为只是日常公文,可读过几行之后发现这文章的奥秘,这才认认真真的起来,站在原地时而皱眉时而微笑时而焦虑时而欣喜,最后读完已经是满头大汗。
“这是我昨晚一整夜的成果,怎么样?”李逸非常想听听吴为的想法。
“大人想要听实话吗?”吴为一脸严肃的问道。
“当然。”李逸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那我就直说了,此法之精妙让人叹为观止,可以说这个税法一旦实施,我不但大明中兴有望还可千秋万载,但大人若是把这东西流传出去,恐怕死无葬身之地。”吴为杀气腾腾的说道。
“说说原因。”李逸知道吴为不是夸大其词的人,他说此话必有原因。
“你的摊丁入亩脱胎于本朝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一条鞭法规定所有的税粮和劳役都以税银上缴,大大简化了税收的收缴方式,但本质上并没有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而你的摊丁入亩之法则是税银的收缴只看土地不收人头税,可以说如果此法实现得当将不用再担心土地兼并这一顽疾。不过这样一来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豪门大户将承受巨额的税银,他们必将对大人恨之入骨。第二点就是你说的火耗归公,火耗乃是官员们贪赃枉法的好手段,是天下官员心知肚明的陋规,不知有多少官员在这上面大发横财,大人提出火耗归公实则虽然由朝廷下发一部分的养廉银,可远远不及贪赃枉法所带来的收益,大人将成为官场的众矢之的。豪门大户恨之入骨,大明官员对视你为背叛者,大人此法虽是大明朝的救命良方可也是大人的催命符,还望大人三思。”吴为沉重的说道。
“是啊,此法若是现在实行就好比春开秋菊、冬放桃李,成为不合节令的妖红,误国误己而已。可如今天下存亡危机之秋,朝廷为了内剿反贼外灭建奴,自万历年间增派辽饷惹得天怒人怨,若细细研究之后会发现每亩不过增派十厘,根本不会对百姓造成如此之大的伤害,但实际上天下不少百姓为了这区区十厘的辽饷而家破人亡,我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可当我经过这次的交税事件后发现,就是因为豪门大户与地方官员勾结把原本应该缴纳的税银分摊到普通百姓身上,结果是只拥有三成土地的普通百姓缴纳了全部的税银,这让天底下的百姓如何能活命?”
李逸何尝不知自己区区一个县令人微言轻,如果现在上书朝廷不但不能救国图存,反而惹来杀身之祸。可眼下明朝内外交困,如果不能及时改革,别说自己一个小小县令就是张居正重生也无能为力。
“大人此言振聋发聩,叫人深省,我有三个条件,若都能满足此法还有大行天下的一日。”吴为被李逸的一番话深深打动,说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哦,快说,是哪三个条件?”李逸急切的问道。
“第一是皇帝的支持,如今朱氏子孙遍布天下,光一个福王就有两万顷良田,其余诸王虽然没有如福王一般富贵,可这些天潢贵胄是当今最大的地主,此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布衣王】最新更新章节〖24.制度〗地址https://wap.v377.net/382_38201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