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臣只是仗义执言(1/2)
薛绍给宗正寺上下同僚的印象无疑是极好的。>
谦虚有礼、而且从不摆架子。>
对工作,也十分地尽心尽力。>
所以这两三日相处下来后,众人也都慢慢地开始习惯了薛绍的存在。>
而在这两三日里,薛绍也尝试着完成了一些公务。>
最后,都无疑得到了豆卢贞松跟薛克勤的交口称赞。>
不过别看薛绍这几天似乎很轻松。>
其实他内心也挺着急。>
一个是这几天得装出一个好人的样子,因此,也就不好在执行公务的时候,干别的事,比如说写小说。>
所以现在他都是回家了以后才写,每天都要写到很晚。>
第二个,则是着急接下来的常朝。>
大唐五品以上的官员每五天就要举行一次常朝。>
这个常朝的意思,也就是终于都可以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薛绍虽说如今身体是待在宗正寺。>
可他的政治主张,却从未有过一天想要退出朝堂。>
因此……>
当终于都到了第五天后。>
薛绍也是一大早就心情有点激动。>
心想着,终于到这天了。>
……>
还是跟之前的朝会一样。>
只不过参加常朝的人数,明显大大缩水了。>
而且举行常朝的地方,也换成了在宣政殿。>
此时的宣政殿中。>
只有武天后一个人坐在上面。>
而各位宰相,官员,也都陆陆续续地上奏着自己的奏报。>
直到众人似乎终于都议完了。>
武天后在上面问,“还有人有事要奏?”>
薛绍眼看已经没什么人了,这才起身站了出来。>
豆卢贞松跟薛克勤眼看薛绍竟然走了出去,也是心中一惊。>
这小子是想做什么?>
群臣见薛绍走了出来,也是不觉有点意外。>
豆卢贞松跟薛克勤已经在想着,这小子该不会是卧底在咱们宗正寺,专门给宗正寺挑毛病的吧。>
不然……他一个宗正寺少卿,能有什么事可奏的。>
“臣,有事想奏。”>
薛绍拿着笏板,二十岁,青春年华,仿佛瞬间便把在座诸公都比了下去。>
因为一般能坐在这里的,大部分年龄都比较地大。>
武天后眼神还不错,虽说此时已经五十七了。>
她还是一眼就看出来,这不是薛绍么?>
武天后由于经常使用养颜美白的东西,因此,即便此时已经五十七了,可那容颜,却还跟三四十的差不多,就有点像后世的那些冻了颜的女明星。>
此时看到了薛绍出列,也是不禁问道:“宗正寺少卿,你有什么事要奏?”>
所有人都知道天后对薛绍的两个嫂嫂不满。>
好像两人之间,也唯有这些过节了。>
所以说……>
难道今天薛绍要来搞事了?>
薛绍便道:“臣,昨夜夜观星象。”>
咳!夜观星象,那不是太史局的事么,不过龙朔二年的时候,陛下已经把太史局更名为秘阁局,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个宗正寺的,怎么还管到秘阁局去了。>
薛绍又继续道:“臣以为,下一年,关中有可能会发生旱灾,所以……臣建议,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明年开春之际,陛下跟皇后,就应当提前做好移居洛阳的准备。”>
薛绍这话一说,全场所有人立刻都不禁议论了起来。>
此时的宰相,还是刘仁轨,姑且可以这么说。>
虽说就在刚刚,刘仁轨已经上奏,希望辞去自己左仆射的官职。>
然而对于薛绍的这番话,刘仁轨自是不会认同的。>
因为天子出行,一路上必然是前呼后拥,冠盖如云。>
再加之……>
刘仁轨不得不考虑薛绍这么说的动机。>
刘仁轨最能洞悉人心,也是当今世上唯一一位历经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的老臣子,最后还能够得以善终。>
这人的政治智慧,不可谓不恐怖。>
今日陛下应当是卧病在床,没有来上朝,而偏偏就在此时,薛绍就站出来说要移居东都。>
刘仁轨打小就不信什么星象,因为往往很多时候,星象都只是有目的的人拿出来让人相信自己所说的话,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方法跟手段罢了。>
他此时更在意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还是决定成为武则天的走狗】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七章 臣只是仗义执言〗地址https://wap.v377.net/385_38549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