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郭亮的崛起】(3/3)

题,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农民不愿意交电费引起的。或者说他们故意把矛盾扩大。

你想想,他们说干旱的时候电站放的水满足不了农田的需要。他们又说下大雨的时发电让下游更涝。都是放同样的水,他们就解读不同的效果来。完完全全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说话,你被他们的话骗了。再说,又有几个农民真的出来闹事?那里的发电站不还是在发电吗?那些农民不还是在用电吗?现在社会上流行一句话:拿起筷子吃肉,放在筷子骂娘。就是说他们。”

郭亮说道:“没有农民一方参与监督,他们之间肯定会产生矛盾。”

郑严庆反问道:“监督?你不能这么理解,按你的说法,我们买东西也没有去监督,是不是国家就不容许他们生产了?青鹏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上有国家法律监督,下有我们镇里监督。怎么可能没有监督呢?”

两人争论了半天,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只好将是否将水坝承包出去建水力发电站的问题提交到党委会上研究表决。在郑严庆、郭亮分别说了承包建设水力发电站的好处和坏处后,七个党委先后举手表决,但表决的结果出乎所有人预料:

因为郭亮收揽了苏东林遗留下来的势力,结果七个党委中有樊祥、赵芳、邓庆平站在了郭亮这边,一共有四票。而郑严庆一边只有三票。

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又面对面两个领导咄咄逼人的目光,投票却出现这个一个结果。郑严庆的脸一下变得血红:这简直是打他的脸,一个党政一把手,一个并不涉及个人前途的问题,竟然有超过半数的人撕破脸投反对票,真是岂有此理!

郭亮也没想到这种“小问题”表决出现这么一个结果,说实在的,他之所以将这个问题提交表决,并不是铁了心反对,只是刚才跟郑严庆争吵的时候,被郑严庆几句讥讽弄得有点下不了台,想通过表决来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另一个原因也是想今后少被农民骂:我郭亮是努力了,但大家都说要建,我只能同意建。组织原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

这个结果已经充分证明郭亮完全将苏东林的势力收归于旗下,开始成为了梅山镇权力圈子里不可忽视的一极。党委中有了四票,加上加上罗向阳这个虽然不是党委委员,但权力不小的党政办主任,今后郭亮在梅山镇基本上可以大展手脚了。

这个投票结果自然否决了郑严庆的将水坝承包给青鹏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建设发电站的动议。郭亮趁机提出由镇里出面组建发电站的想法,提请大家考虑。

但恼羞成怒的郑严庆坚决反对,他说由农民参与建设不但难以保证镇里会从发电站赚钱,还可能因为实际上的平均主义而失败,将来反而背上一个沉重的经济包袱。

郭亮见他焦急的样子,又想起他毕竟还是一把手,过分地刺激也许适得其反,加上郭亮自己的资料不是很充分其他地方也没有成功的先例,所以没有提议进行表决。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一致决定拿两个水坝来让厂家竞争做试验,摸索水力发电站的经营模式,也一致同意在找不到更好办法的情况将来还是将水坝交给青鹏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承包。

但是,口头承认这个决定的郑严庆并不甘心,因为他已经在县长张春秋面前拍了胸口,保证让青鹏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承包所有具备发电条件的水坝承包。他和青鹏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王继生基本达成了私下的口头协议:他个人拥有那些水坝的三个点干股。另外还有三个点的干股交给他,让他分配给那些支持水坝承包的人,或者给他的亲信以获得他们的支持。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从政】最新更新章节〖第153章 【郭亮的崛起】〗地址https://wap.v377.net/39_3946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