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计就计(4/6)

徐中年反而更高兴,因为他认为黎重奉从一开始大举兵力对付自己时的犹豫到现在可以冷静地分析战局说明黎重奉愿意已经坚定了一定要消灭自己的想法,只要黎重奉够冷静他就有机会诱敌上钩。似乎人只有在冷静的时候才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但是徐中年不愧是徐中年他恰恰让对手在冷静的状态中不知不觉的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恐怕连敌人都不会想到徐中年会将他们研究得这么深。战争不仅仅是简单的攻防战,更多的是攻心术,所以研究战争就一定会研究敌人对待战争的心理。

徐中年喊了半天留下一地的竹筒笑着扬长而去。

天亮行军,黎重奉接到搜山的人来报道:“在上山发现许多竹筒。”

黎重奉道:“全军原地待命,我去看看。”

黎重奉看到一些地方交错密布的放着许多竹子相互连接,他道:“徐中年果然鬼点子很多,这样的扰敌之术也亏他想得出来。”接着思索一会儿道:“此处可有竹林?”

身边人道:“回将军,此处并无竹林。”

黎重奉沉思良久道:“徐中年不知从何处不辞辛苦将竹子搬到这里来能说明什麽原因呢?”盯着竹筒暗暗想道:“一来说明徐中年的残兵败将还有活力;二来说明徐中年的残兵败将已经不敢再进行偷袭;三来说明徐中年来告诉我他对千嶂山的地形甚为熟悉。”正想着突然有士兵来报,黎重奉看着士兵手里抱着一根竹筒道:“说。”

那士兵道:“将军,竹筒上有字。”

黎重奉接过竹筒来看道:“黎重奉必死于千嶂山之内。”黎重奉看此字样不怒反笑道:“徐中年看来真的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否则按照他的风范这样的技俩手段他是不屑于用的,他自以为了解我黎重奉所以用此攻心术想让我处在进退两难的境遇,他实不知我杀意已决任他如何搞鬼我黎重奉都要活见其人,死见其尸。”

身边有位副将道:“将军,末将认为这到着实没有必要,现在徐中年的做法已经走在了灭亡的边缘,所以生死只是时间问题。”

黎重奉道:“遥知,你的意思是?”

遥知道:“末将希望将军继续北进,这里就交给田梦龙将军即可。”

黎重奉道:“你太小看徐中年了,我敢说只要我北进,他就会出来阻拦。”

遥知道:“不是将军方才也说过徐中年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吗?所以我们还怕他阻拦吗?”

黎重奉道:“我虽这样说但是内心一点也无轻视之意,你虽年轻但是怎么会不知道兵不在多而在精的道理呢?在战场上徐中年就是这样一个多谋善断之人哪怕剩一兵一卒他也有他的办法。”

遥知道:“原来将军在忌惮这个。”

黎重奉道:“打仗不是你想的双方只需要你攻我防,我打你守这样简单。”

遥知道:“末将知道了。”

黎重奉道:“明白就好。”

遥知道:“那我们继续进军。”

黎重奉道:“传令下去继续进军。”黎重奉在脑海里勾勒出徐中年搬运竹子的画面,一个人如果临近死亡还在疲于奔命,究竟是君命难违还是汉都活着一群真正的汉都将士呢?如果换做自己会这么做吗?会的,黎重奉一定会的,因为他和他的将士们是南越真正的战士。

大军继续向前挺进,速度并不慢,走过的地方留下了他们行军的痕迹,其中一路先锋军送来消息说道:“在此地东北方向追查到徐中年的痕迹。”

黎重奉道:“告诉你们将军快速进军,无需迟疑。”然后又领着大队人马朝北方向前进,黎重奉道:“任你再如何谨慎也还是有疏漏之处。”

进军千嶂山几日,除了能追查到徐中年活动过的踪迹外人影都没有见到过,许多将军都来找过黎重奉,他们都认为在此地浪费太多的精力犹如泥牛入海难见寸功。可黎重奉始终坚定自己的意志,此事不成,万事难行,更不用谈攻打汉都之事。众将拗不过黎重奉,而且黎重奉总可以用自己的道理说服他们所以他们也只有听命行事。千嶂山山高林密但好在山路并不怎么难走所以他们回军的决心并不如何坚决。

就当行军已经成为南越军的习惯之时,徐中年出现了而且是自己出现的,这样南越将士为之一振,但是接下来就轮到了黎重奉不解。

第一路先锋军传信兵来报道:“将军,前方徐中年拦路。”

黎重奉道:“哦?有多少人马?”

那士兵道:“两人。”

黎重奉一副说信不信,说不信又相信的样子,嘀咕道:“两人?难道他又做了陷阱?”于是吩咐道:“尔速去传我将令,先锋军不可轻举妄动,本将军即可到达。”

待传信兵走后,第二路先锋军传信兵来报道:“将军,前方徐中年拦路。”

黎重奉吃了一惊道:“徐中年拦路?你们可看清楚了?”

那士兵道:“千真万确。”

黎重奉道:“那为何第一路先锋军也说有徐中年拦路?”

那士兵道:“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浪客断夜行】最新更新章节〖将计就计〗地址https://wap.v377.net/400_4000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