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邺城石氏终成族灭 百官劝进冉闵登基(3/3)
劝进之人络绎不绝,如今石氏残余皆云集于襄国,国不可一日无主,为救社稷,大将军万物推辞。”>
冉闵只淡淡的说道:“吾知汝之心,明日我自当上朝与群臣议事,然帝位之事切莫再提。”>
申钟闻之大急,“将军,你这是何苦来哉?世人都知道石氏辱将军过甚,将军一忍再忍,方才痛下杀心除石遵,石鉴。若无将军,石氏天下早就分崩离析了,今邺城石氏族灭,群龙无首。如今襄国之内,石氏残余又在聚拢兵马,恐不日南下,当务之急,将军当速速重整旗鼓,登帝位以安群臣之心。”>
冉闵只沉思一会儿,缓缓说道:“吾等原属汉人,今晋室犹存,朝中不免有人人心思晋,此时贸然称帝……”>
申钟心中不由大喜,大将军果有心结,乃是晋室,边劝道:“晋室暗弱,权臣横行,想永嘉之乱时,弃中原遗民而不顾,百姓生灵涂炭,结坞堡以自受,虽有祖逖、刘琨奋起于倾颓之际,奋力抵抗,然晋室熟视无睹,坐实此等英雄白白灭亡。今大将军功高德昭,晋室岂能与大将军威望相比,臣亦追随大将军,托大将军以成功业。”>
“小人恳请大将军登基称帝。”正在这时,只见栗特康已闯入,直言道。>
那日石韫死时,将这胡人小儿托付于冉闵,冉闵见他伶俐,自有一股少年英气,也颇为喜欢。只收他在府内做一个中庶子,许他在府内自由行走。>
“胡人小儿,岂敢在此妄言,还不快滚。”申钟只怒道。>
这时冉闵却道:“申司徒何必为这小儿一般见识。”>
申钟只瞥见冉闵的眼神对着小儿充满慈爱,心中已然明了,就是都中传言那日在皇宫中的,胡儿,深得大将军喜爱。如此申钟只辞谢,出府。>
第二日,群臣上表,司徒申钟、司空郎闿等领衔臣子四十八人,联名上书,愈加尊号于石闵。>
光禄大夫韦謏接过话头,“大将军,忠心日月可鉴,虽伊尹,周公不能及。前朝石遵、石鉴之流能窃居帝位皆是大将军之力,今石氏尽灭,大将军当上应天命,下顺民心,以案群臣之心,登基称帝。”>
此时冉闵已在台阶之上站立,回身远望銮座,俯视群臣,说道:“臣闵,功薄德浅,才具堪微,若居帝位,心中实为惶恐,恐难堪大任。”>
这时光禄大夫韦謏继续进言:“大将军除暴乱,兴社稷,解民于倒悬,扶大厦于将倾,几为中兴之声。虽少康不能居其右,光武不能掩其功,臣请大将军速速登基以安群臣之心。”>
郎闿也言道:“羯族窃居中州久矣,今大将军剪灭胡人,复我汉家江山,其功业之昭,齐桓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能与之比,真是乾坤陡转,山河再造。”>
尚书胡睦亦言道:“自永嘉之乱以来,我汉人地位衰微,几如凡尘,大将军“杀胡令”一出,使得天下胡人胆寒,终不复对我汉人妄加兵刃,扬我汉家军威,汉人刍狗之境终解。”>
冉闵手下的参军,裨将此时也亦在堂下,闻听胡尚书之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齐齐向石闵谏言道:“吾等将士皆欲奉大将军之号令,万死不辞。”>
如今石氏一族尽灭,冉闵知群臣及众将士群龙无首,时势使然,国不可一日无君。从前几日情况来看,这帝位早晚是他冉闵的。但自古臣子篡位,为显示自己谦逊,迫不得已,都要谦让三次,显示自己皆是应群臣之意,勉强登基。如今虽然已有群臣的劝进,但只一次就同意,未免显得自己过于心急。>
此时殿中群臣之首乃是李农,此人从张豺乱政之事就在都中,也是经历纷乱老臣,如此冉闵便拿定主意。>
只见冉闵缓步走下台阶,走到李农跟前,李农此时正在低头沉思,未注意来人。>
冉闵此时突然走到跟前,紧握住李农之手说道:“若论我汉人在朝臣之中人望,无出李农者,本帅愿奉李农为这赵国之主。”>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五胡十六国之燕鸣初啼】最新更新章节〖第94章 邺城石氏终成族灭 百官劝进冉闵登基〗地址https://wap.v377.net/400_40064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