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21/www.v377.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21/www.v377.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四十三章 杜宁教书千字文(2/3)_儒道读书人_新笔趣阁

第四十三章 杜宁教书千字文(2/3)

大家介绍完自己,杜宁叫大家翻开《论语》中的《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杜宁刚刚开口,便有孩子跟着朗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紧接着,其他的孩子也一起读起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你们都读过《论语》?”杜宁惊讶地问。

“这不是耳熟能详的吗?”

“我经常听文楼里的读书人背诵来着。”

“我还会背整篇的《学而篇》呢!”

“真的吗?好厉害!”

杜宁表情一愣,这就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论语》是读书人的必修课程,所以孩子们听多了也就会背了?

“咳咳,大家安静。”

杜宁突然严肃起来,问大家:“你们都很聪明,居然可以背诵部分文章,朗朗上口,可其中的道理你们真的懂吗?”

“这……”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许多人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背是会背了,可对于其中的意思却一知半解。

“同学们,学习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这一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的文章……”

教室之外。

李昌盛与寒衣社的读书人在旁听。

“杜公子居然这么快就跟孩子们打在一块了。”

“孩子们懂事好学,不容易啊!”

“这帮小子聪明绝顶,将来必成大器。”

众人面露微笑,十分的满意。

上午一共四节课,前面两节课教《论语》。

后面两节课,杜宁教孩子们习字。

“同学们,今天先生教你们认十六个字,我先将这十六个字写下来,大家跟我一起读。”

杜宁一边说着,一边用木炭在身后的木板上将十六个字写下来。

圣林大陆没有粉笔,所以杜宁用木炭代替。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此乃蓝星着名的《千字文》,出自南北朝时代,是儿童启蒙读物。

圣林大陆的历史只历经魏晋,而无南北朝,自然也就没有《千字文》。

于是杜宁便将自己在蓝星上自幼背诵的《千字文》搬了过来,以启蒙这些孩童。

杜宁的声音不大,却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响彻在每个人的耳边。

孩子们仅看一眼,便将这些文字深深刻在了心里。

片刻后,教室里响起整齐的读书声。

“好工整的对仗,条理清晰,文采斐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小孩阅读。”

“南平府的蒙学私塾有不少,我曾经被邀请去旁听过,也没听说过这种教材。”

“这莫非是杜公子编撰的启蒙文章?倘若真是如此,便是莫大的教化之功!”

寒衣社读书人都极其震惊,充满了喜悦。

…………

时至中午,学堂放学。

杜宁留在寒衣社吃午饭。

李昌盛迫不及待地询问道:“我们在学堂外听课的时候,发现今天你教给孩子们的那十六个字对仗工整,十分适合蒙童学习,不知典出何处?”

“这是杜某为了方便蒙童读书习字而编的《千字文》,目前还在初稿阶段,若是孩童们喜欢,我会考虑将其定稿,编为寒衣学堂的教材。”杜宁说道。

“什么?原来这真是你编的?”

众人又惊又喜。

“可否让我们看看《千字文》的初稿?”李昌盛激动的问。

“这……好吧……”

杜宁也不好推辞,便将《千字文》的初稿拿出来给大家看。

李昌盛接过初稿,看到了后面的内容。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

大家游览一遍过后,无不佩服。

“好一篇《千字文》,杜公子简直是旷古奇才!”

“若是刊印成书,必定能在文坛独领风骚。”

“这篇《千字文》何时定稿?到时候刊印成册,可当作启蒙教材。”

“此乃教化之功,当青史留名!”

杜宁没想到这篇《千字文》会获得大家那么高的评价,既然大家都觉得好,那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儒道读书人】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三章 杜宁教书千字文〗地址https://wap.v377.net/401_40129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