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杀出一条血路(2/3)
屋里除了他,还有一个丁铃铃:“咱们科怎么也有读者来信了。”
“老大新年好,”
穿了件新棉袄的丁铃铃,全身都透着喜:
“是副刊部一大早送过来的,全都是有关四亭村的,我都已经看了一上午了。”
“这么多都是?”
进门就泡茶的江山,端着杯子坐了下来:
“看来群众们对乡村小学的事,还是挺关心的嘛。”
“可不,”
丁铃铃噜了噜嘴:“瞧见那边没,都已经有读者寄书寄文具过来了。”
“是么,”
江山转头看两眼:“你别说小丁,咱们还真应该帮助四亭村小学,办一个阅览室……”
……
自打年前从徽省回来后,江山的科室一连写了好几篇,有关“四亭村小学”的系列报导。
不仅如此,还配上了大量的图片。
随着《东方都市报》的宣传,头一回见到这种报导的读者,立刻被报上的内容给吸引了。
在看见图片中大冷天穿着单衣、破鞋的孩子们,一副怯生生的小表情。
再看看那些破败的教室里,件件不成样的课桌椅,读者们只感觉心都跟着揪了起来。
尤其是一些自家也有孩子的,就更见不得这些了。
之后再一看旁边那些细致描写的文章。
很多坐不住的读者,纷纷提笔给报社写了来信。
“说起来,”
江山看着读者来信笑道:
“咱们这趟,倒也算是促进了,国家提出的普及小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了。”
“那当然,”
丁铃铃晃了晃手里的一封信:“你瞧,都已经有中专生表示愿意去四亭村当老师了。”
这一会的江山,听了这话后倒没吱声。
在他看来,引起群众们的关注只是第一步。
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才是报社最终的目的。
……
浦江城的开林造漆厂。
几家涂料造漆厂的领导,仍在紧张的商议中。
在他们看来,都不愿停下厂里的特殊材料研究。
“但如果不解决经费问题,”
开林造漆厂的领导,严肃道:“后续的研究,就不可避免的要暂停了。”
目前别说是达到,发达国家三年的平均水平。
他们厂生产的防污涂料,连一年的有效期都达不到。
“我们厂其实也一样,”
天津灯塔造漆厂的代表,道:
“来这的时候,我们还专门去了趟燕京,唉……燕京的领导还是希望厂里能自己解决问题。”
1981年初,六机部与海军同时约来了化工部。
大家同坐在一间会议室里,把工作和困难都滩在了桌面上。
和年前那场会议不同的是,今天的会议室里角落里,多出了两位同志。
浦江轻工外贸办公室的许沐春和韩科长。
他们这会一句话也不说,只默默的旁听会议。
低头看报的许沐春,手里面拿的正是一份《东方都市报》。
“已经连续报导好几天了,”
韩科长在一旁悄声道:“这上面说的四亭村小学,就是江科长前不久去的那地方。”
“就是这?”
许沐春抖了抖报纸:“他还真能跑。”
看着报纸上,破破烂烂的课桌椅、散装书本……
许沐春忽然若有所思。
“连续报导的文章我也看了,”
许沐春低声道:“我们……也应该表示一下了。”
从那些照片就能看得出,小江这趟没少花心思!
韩科长听后愣了一下:“我们怎么表示?”
“外贸办经手的出口单位那么多,”
许沐春凝眉道:“就这点小事还问怎么办?”
“明白了,”韩科长一点就通:“我回头就去安排。”
……
“其实不仅是舰船,各种船舶涂料也急需拉长有效期,”
另一边,六机部的同志显然是着急了。
当年国外军用涂料对国内的集体封锁,依然清晰在目:
“关于研究资金的困难只是暂时的,相信组织上很快就会给予解决。”
“是啊各位,任何难题都会解决的,”
海军的代表也诚恳的看着在座的厂领导:
“再说,如果产品技术提高的话,对你们厂自己也是有利的呀……”
“我们厂的确也想继续研究,但厂里的民用技术突破,也是需要经费投入的。”
“各位领导,我们厂前面耽误了那么多年,如今很多地方都需要……”
一时间,各叫各的急,各说各的苦。
但在许沐春听来,其实都是没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459章 杀出一条血路〗地址https://wap.v377.net/404_40484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