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三国伐赵(2/3)

将战船更新到第五代了。”蔺相如说道。

赵国第一代战船就是越国战船,技术还停留在两百年前吴越争霸的时代,即便如此,也已经很先进了。

之后赵国在此基础上完善风帆,完善桨,将锤舟石变成铁锚,并从三十多米加长到四十多米,这就是赵国的第二代战船。

后来,为了解决远航容易翻船的问题,平底船变成了尖底船,有的船还包裹上了铜皮。一开始是包裹铁皮的,但是腐蚀太严重了,就换成了铜皮。

第四代则加入了水密隔舱,用隔舱板把船舱分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一个舱区,一处漏水,其他地方不受影响,极大提高了航海安全性。

现在的第五代战船则在船底装上了木叶轮,通过人力踏动使其转动,从而推进船只,如果连续转动桨轮,桨叶不断划水,可以实现连续推进。

在同一根轴承上可以安装多个脚踏板,由很多人同时踏动,提高轮船的船速。同时手臂处安装可以借力的杠杆。

这种轮船在内河航行,以及水战的时候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因为轮子在船底,桨手在船舱内,敌人很难破坏。

“好。”赵括非常高兴,这也不全是坏消息,也有好消息嘛!

“他们……要了一大批经费……说是测试第五代战船,并研发第六代战船……”蔺相如看了赵括一眼,如果是之前,他直接就批了,但现在赵国四处要用钱,而且水师这次要的数额有些多……

“多少钱?”赵括问道。

“一亿……”蔺相如吐出两个字。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水师是真敢要啊。

这年头钱是很值钱的,天下各国没有一个国家能一次性拿出一亿现钱,因为没有这么多铜铸钱……即便是发工资,发赏赐,那也是以粮食为主,钱财为辅,其中还要加上布匹啥的。

如果是单纯的钱,没有国家能拿的出这么多。

“批一千万给他们,剩下的明年再说。让他们省着点花……”赵括无奈的说道,水师能发展这么快,和他不停地往里砸钱是脱不开干系的。

那几个老头技术确实过硬,还给赵国培养了几个年轻人。

给钱就办事,一点也不含糊。

但现在赵国真吃不消了。

哪哪都要用钱,就算赵括真有一座金山早晚也会被花光。

好在虽然各国在开战,来往的商人少了一些,但商税并没有因此减少。危险性增大,价格自然变高,商税也随之增长。

蔺相如很快批了一千万,盖上印章之后交给下面的小吏。

赵括感叹一声,思索着从哪里能搞到钱,伸手端起桌子上的茶,刚想要喝一口,许历从外面急匆匆的冲了进来。

“大王,燕国传来消息,燕国与秦国结盟,打着收复失地,救回国人的口号对我赵国宣战。”许历大声说道。

“什么!”蔺相如一下子站了起来!

“大王,上党急报,野王失守,秦军北上攻打我国上党,郡守冯亭征发上党百姓为士卒,在陉城防守秦军,请求支援。”廉颇也大步走了进来。

这下其他人也坐不住了。

光一个齐国就打乱了赵国的计划,被迫从道路建设调人,削减水师经费,现在燕国和秦国一起攻打赵国……

“该来的终究是来了!”赵括面色平静,将没有来得及喝的茶喝完,缓缓伸了一个懒腰。

赵国想要利用这一战将秦国打废,秦国也想借助这一战削弱赵国。

秦赵两国,虽同宗同源,却视彼此为眼中钉肉中刺,之前不动手,是忌惮彼此的实力。

一旦开始动手,便是怎么狠怎么来,招招至对方于死地。

赵国能联合韩魏,三国攻秦。

秦国就能联合齐燕,三国伐赵。

“燕国出兵多少?”过了好一会儿,赵括才开口询问。

“十万,统帅是屈景。”许历说道。

燕国在赵国面前没有秘密,即便竭力保密,赵国还是轻松得到了燕国出兵数量以及统帅是谁。

“呵呵,看来燕国是打算放手一搏了。”赵括笑着说道。

燕国还有二十万大军在赵国,十万是燕国目前的极限了。

如果不是赵国帮助燕国将东胡打跑,燕国连十万大军都拿不出来。

“秦国呢?”赵括问道。

“根据冯亭送来的消息,秦军统帅应该是王陵,兵力在五万左右。”廉颇说道。

“寡人给将军一万新征的将士,加上玄甲军。能不能守住上党?”赵括看向廉颇,认真的问道。

不是他不想多给,邯郸除了禁卫军之外,已经没有兵了。各地新征的大军,最快也要十天左右能够从各地聚集到邯郸,然后选拔出两万。

这些都要时间。

邯郸现在随时能够调动的大军只有禁卫军和玄甲军。

“大王只要让末将带着玄甲军,别说五万,就是十万秦军,也别想攻破上党。”廉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三十五章 三国伐赵〗地址https://wap.v377.net/406_40622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