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范雎再遭背刺(2/3)

,大夫王稽,勾结赵国,将我秦国机密泄露给赵国,致使我秦国数十万大军惨败,先王战死。罪不可赦。”

轰!

阳泉君的话如同晴天霹雳在大殿内炸响。

不管是秦王还是范雎,瞬间脸色大变。

王稽不仅是当今朝中大臣,更是受到过范雎的举荐。

范雎担任相国这么多年,一共举荐过两个人:郑安平和王稽。

郑安平在前不久投降赵国,如果王稽再勾结赵国,就算秦王再偏袒他,他也只能辞官。

“此事……当真?”秦王柱双手不由握紧拳头。

“证据确凿。”阳泉君说道。

“派人去将王稽带过来。”秦王柱咬牙切齿的说道。

“诺。”阳泉君带人离开王宫。

“大王,臣有罪。”范雎跪在地上。

“相国快快起来,事情还没有查清,说不定王稽是被冤枉的呢。就算王稽真的通敌,也和相国无关。”秦王柱连忙说道。

范雎退到一旁,不再说话,脸色阴沉,大殿陷入了可怕的寂静。

半个时辰后,阳泉君带着王稽进入大殿。

“大王,臣冤枉啊,臣对秦国忠心耿耿,绝不可能背叛秦国。相国,相国,你帮我说句话,你知道我不可能勾结赵国的。”王稽刚一进入大殿,便朝着地上一跪,大声说道。

范雎缓缓闭上眼睛,心中感到一阵悲哀,以他对王稽的了解,如果王稽真的没有勾结赵国,现在绝不是跪在地上求饶,而是站出来和阳泉君对骂。

‘外有大军压境,内有奸臣作祟,难道我泱泱大秦数百年,真的要走向尽头了吗?大王,范雎对不起你啊。’范雎回想起秦王稷站在两军阵前的模样,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有些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狠下心和秦王稷一起走。

“阳泉君,你所说的证据呢?”秦王看向阳泉君。

“禀大王,证据就在外面。”阳泉君说道。

“拿进来。”秦王柱说道。

“诺。”阳泉君冲着大殿外拍了两下巴掌,片刻后,两名侍卫押送着一名仆人打扮的男子走了进来。

王稽见到男子,脸色顿时出现了变化,转瞬间后恢复正常,但这短短一秒钟时间,已经被范雎看在了眼中,让他更加确信心中的猜测。

“王稽,这个人你可认识?”阳泉君指着男子,冷声问道。

“在下不认识。”王稽看了一眼,便扭过头,冷声说道。

“呵呵,不承认也没关系。”阳泉君冷笑道,从侍卫手中接过一张纸条,送到秦王柱面前。

“大王请看,这是在他身上搜到的,是王稽送给赵王的信,记录朝堂上这几天的讨论,连我秦国派人出使楚国都告诉了赵王,后面还要赵王送给他一千金作为交换。不得不说,王大夫的胃口是真好,一千金都敢开口。呵呵。”

秦王柱接过来一看,彻底怒了,一掌拍在案台上,沉声说道:“王爱卿的速度够快啊,赵王的大军刚刚抵达咸阳城外,你这边就把消息送出去了,真是我秦国的好臣子啊。”

阳泉君说王稽导致秦军战败和先王战死可能有些冤枉,区区王稽,还没有这么大的本事,但说他私通赵国绝对没有半点冤枉。

光是这一条罪名,就够全家处死了。

“大王,臣冤枉啊,此人臣真的不认识。”王稽连忙说道,见秦王柱不相信,王稽看向范雎,不停磕头,“相国,您帮我说句话啊。”

“到底有没有私通赵国,你心里最清楚。你现在坦白,我可以向大王求情,放你家人一马。”过了好一会儿,范雎开口说道。

他不想管王稽。

他是王稽的举主,王稽在明知道会牵连到他的情况下还勾结赵国,其实就是对他的背叛。

但王稽曾对他有恩,他向来恩怨分明,实在做不到一言不发。

“臣……坦白,臣有罪,大王,臣有罪。”王稽听罢,顿时明白自己不可能逃脱了,立刻认罪,跪在地上不停磕头。

“大王。”阳泉君看向秦王柱。

秦王柱眉头紧锁,内心挣扎不已。

一方面王稽通敌必须要处死,另一方面还不能牵连到范雎。

这个时候秦国内忧外患,他又刚刚登基不久,必须要依靠范雎来支持大局。

但范雎是王稽的举主,前几天郑安平投降的事情已经赦免过一次范雎了,这一次如果再赦免,对他的威望有严重的影响。

范雎叹了一口气,他知道秦王在纠结,但是他什么也没办法做,这个时候若是做什么,不仅帮助不了秦王,还会有逼宫之嫌。

“拉出去,斩首,尸体挂在城门。抄家。至于家人,若是和赵国没有勾结,便看在相国的面子上算了。若是和赵国有勾结,全部斩首。”片刻后,秦王柱说道。

“罪臣叩谢大王。”王稽叩首道。

……

赵军大营,赵括正在和众将商量如何攻打咸阳的事情,这时,一名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百二十三章 范雎再遭背刺〗地址https://wap.v377.net/406_406225/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