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章 文人的盛会(2/4)
贵也都会重礼请先生教导自己家的孩子。
“我觉得不好,这事要是做了,你知道你得遭受多大的非议不?”
颜白笑了笑:“你觉得我会怕遭受非议?
我如今正闲着没事,谁敢说,我就敢上门跟他论道。
你看我不喷死他!”
“我倒要问问他,他家里的长辈,他的儿媳,他的夫人是不是都大字不识。
如果不是,他们凭什么非议我?”
李泰望着颜白:“你可是能成为活着的文宗,你就一点不在乎?”
颜白瘪瘪嘴:“连你都说是可能,也就是不一定。
不一定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因为它而束手束脚?”
颜白抬起头,认真的望着李泰道:
“你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李泰觉得要好好的跟颜白说道说道,认真道:
“自汉朝以来,夫为妻纲,三从四德已经深入人心。
女子是能学习不假。
但从未如男子一般在外求学,而是家里聘请先生单独教导。
二囡这么一做,就是特立独行,今后的日子不好过啊!”
“道理我不说,你应该知道吧!”
颜白闻言嗤笑道:
“她要做的就是绣院啊,谁来问我都是专门教女子裁缝活儿的绣院。
至于会点别的,那是孩子们自学的!”
李泰大怒道:“你耍赖?”
颜白咧嘴大笑道:“你就说是不是吧!”
李泰从未觉得颜白脸皮有这么厚过。
细细回想起来,颜白当初创建楼观学的时候好像也是这么说的。
他说是家学,是私学,是搞着玩的。
如今呢,搞这么大。
以前官员是低着头看,现在是仰着头。
官员来楼观学,进门的台阶都是自发的走在两侧。
官帽都要拿下来以示对文化之地的尊敬。
他们可以不喜欢颜白,但绝对不敢说关于楼观学的坏话。
以前楼观学是忍着。
现在只要被知道了,学子就敢冲去堵你家大门。
跟打群架一样。
得罪谁也不能得罪读书人。
许敬宗得罪了封德彝。
在宇文化及弑君称帝之后,封德彝为其臣子内舍人。
许善心不愿称臣被杀。
封德彝就把许敬宗为了求活卑躬屈膝的事给记录了下来。
按理说封德彝和许敬宗算是同为宇文化及的臣子。
谁比谁也好不到哪里去。
结果……
结果封德彝把许敬宗摇尾乞怜的那一幕写成了书。
许敬宗谄媚之徒被世人皆知,文人们以此为话柄。
有这样的事例在先谁不怕。
众口铄金,谁不怕。
(s:封德彝原名封伦,《旧唐书·封德彝传》:宇文化及之乱,逼帝出宫,使伦数帝之罪。)
作为对比,封德彝在书里把虞世南替兄受死大书特书。
为什么他会这样,因为封德彝早就依附虞世基了。
他们是一起的,当然给他说好了。
(s:《旧唐书·封德彝传》:大业中,伦见虞世基幸于炀帝而不闲吏务,每有承受,多失事机,伦又托附之。)
在任何时候,任何朝代,谁的门徒多,谁就掌握了话语权。
谁说的话就是对的。
黑的也能说成白的。
如今的楼观学就是大唐最大的话语权。
别看出来的都是八品七品这样的小官,高官少有。
但只要有人敢辱骂养育教导他们的楼观学。
这件事就已经没有了是非对错之分。
楼观学好不好只能他们来说,他们来骂。
外人敢骂,那就是惹了一群疯子。
就算皇帝碰到这样的事都头疼。
因为律法里没写!
一句他辱我先师,乃是臣之私事,皇帝都没法去劝说。
“墨色,你真的赞成?”
“对,我赞成。
你想想啊,一个母亲有文化,有涵养,还儒雅。
那他的孩子就算是个笨蛋,耳濡目染下也会知晓大义!”
“屋檐下,妇人一边忙着纳鞋底,一边皱着眉头看着孩子写作业。
竹棍放在一旁,老狗夹着尾巴……”m.ζgx.
颜白美美的憧憬着:
“老天爷,大唐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圣人最希望看到的一幕就会出现。
天下大同!”
李泰咽了咽口水,他心动了。
本来他是来劝说颜白阻止二囡的。
现在倒好,他被颜白说动了。
他现在不爱钱,不爱权,就想要流传千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哈哈哈,大唐】最新更新章节〖第 126章 文人的盛会〗地址https://wap.v377.net/429_429559/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