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沈明漪(1/2)

那些在机房通宵的夜晚,在国际会议上被质疑的瞬间,在女儿高烧时仍在接工作电话的清晨,突然像潮水般涌现在这个寂静的凌晨。

“陈总今天在酒桌上说,要把渡河项目做成业界的标杆。” 他突然轻笑,“你还记得三年前我想从华兴辞职时吗,当时你说了什么?”

“我说你们郑总经常说‘板凳要坐十年冷’。” 沈明漪接话道。

这个当年在协和医学院刚上完解剖课都能面不改色吃盒饭的女人,此刻竟被回忆烫得有些激动。

主卧传来细微响动,冯亦如条件反射般起身。

沈明漪看着丈夫踮脚走路的背影,想起女儿刚出生时他抱孩子的模样。

“爸爸?”带着睡意的童声揉碎了夜色。

冯亦如僵在儿童房门口,手里还端着半杯蜂蜜水。

四岁的芸芸抱着熊猫玩偶坐起来,睡裙肩带滑到胳膊上:"你身上好臭。"

“爸爸今天和很多叔叔阿姨在造特别厉害的...” 冯亦如说到一半卡住,求助地望向妻子。

在女儿面前,他依然是那个不称职的爸爸。

“在造很厉害的大电脑。” 沈明漪斜倚门框补充道。

等女儿重新入睡,冯亦如轻手轻脚带上门。

餐桌上,他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团队里一个同事发来的测试报告。

项目关键期间,大家轮流着加班,他自己也不例外。

“这个陈总,比当年带你的王院士如何?” 沈明漪突然问道。她记得丈夫读博时,那位院士总说“搞技术要像酿醋,急不得”。

冯亦如擦拭镜片的手顿了顿:“他上周把1月的备用金批给我们买服务器,签字时说'要赌就赌把大的'。今天下午找苏总又把这笔坑填上了。”

镜片后的眼睛泛起笑意,“苏琳她们现在管他叫'哆啦梦',要什么资源都能变出来。”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陈默也在努力尝试和他这个天才相处。

陈默前世只是普通人,他确实也接触过清华的同事,但却没有和清华本科直博且在某块技术领域已经获得了科研成果的技术大牛打过交道。

这种天才人物一般都是在新闻里、电视里或者是某音里。

沈明漪望着丈夫舒展的眉头,想起三年前那个暴雨夜。

冯亦如浑身湿透冲进家门,明明打了伞却还被淋透了半边身子,那是他离开高斯项目组前夜。

“现在这样很好。” 她握住丈夫的手,婚戒在暖光下泛着温润的光,“至少你们不用再偷偷用测试环境跑数据。”

冯亦如反手与她十指相扣,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今天看到周振和唐明远为了字段映射吵架,居然有点感动——你知道他们吵完立刻掏出笔记本电脑现场跑测试让我有什么感觉吗?”

没等沈明漪开口他就继续说道,“让我有了久违的团队齐心协力为一个目标奋斗的幸福感。”

晨光爬上2807室的落地窗时,冯亦如正在阳台喂鱼。

蓝纹吊鱼在珊瑚礁模型间穿梭,他打开智能手表录音功能开始念叨:“日志分段存储要考虑冷热数据分离...”

沈明漪端着咖啡站在附近,白大褂搭在手臂上。

今天有台肿瘤切除手术,但她还是静静看了丈夫十分钟。

直到阳光给冯亦如的白衬衫镀上金边时她才准备离开,忽又瞥见行李箱里露出半截的论文稿——《混合事务处理模型在系统的阶段性验证》的标题页上,徐璐的名字紧挨着冯亦如。

“今天要飞帝都?” 沈明漪蹲下身一边帮他收拾行李箱一边问道。

冯亦如转身时似乎带起了一阵海盐气息的微风,“是啊,帝都研究所那边有几个两年前从高斯项目组离开的兄弟,陈总已经和那边的范总打过招呼了,只要我说服他们本人,就能重回...”

话音被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切断。冯亦如瞥见来电显示“徐璐” ,条件反射般站直身体:“希腊港口的日志回放出问题了?等我马上过来。”

沈明漪笑着摇头,也抓起车钥匙出门。

安保机场3航站楼,冯亦如拖着登机箱疾走。

路过某品牌电脑专卖店时,橱窗里循环播放的广告词“极速运算,决胜分毫”让他驻足。

飞机晚点了,本来通知晚半小时,结果20分钟后说要晚两个半小时,让优雅的冯亦如在心里也忍不住骂了一句卧槽。

他百无聊赖的坐在候机室又拿出论文稿校对,却有些心不在焉。

他突然想起十三年前清华园里的那个秋夜。

那时他蜷缩在机房角落,面前是嗡嗡作响的服务器,屏幕上跳动着自主编写的存储引擎代码。

窗外银杏叶沙沙作响,像极了此刻手中论文稿的翻动声。

手边的电话震动起来,是苏琳的来电,他迅速滑动手机解锁。

“冯老师,你在哪呢,模拟环境第二十三次测试已经完成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最新更新章节〖第158章 沈明漪〗地址https://wap.v377.net/431_43134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