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刘邦为何刚起兵就面临险恶环境? 下(1/2)
赵王武臣与张耳、陈余向北进攻,抢夺土地,一直到达燕国境内。
眼看燕王韩广就将被擒,志得意满的武臣,利用空闲的时间微服外出,结果被燕军俘虏。
韩广控制了自己的老上司,也不杀他,只是想迫使他割让土地。张耳、陈余派出的使者前来,请求韩广释放赵王武臣,韩广就干脆把死者都杀了,不得土地绝不罢休。
不料,刚杀掉使者,张耳、陈余那边又有不怕死的人过来。
但是,这次过来的不是使者,而只是一个在赵国军队里服杂役的士卒。他主动来到燕军的营垒,声言要见燕国的将军。
一个敌军士兵点名要见将军,这倒是稀罕事。
燕国将军接见了他。这名士卒不卑不亢,说:“将军你知道张耳、陈余现在在想什么吗?”
燕国将军说:“这还用问,当然是在想怎么把他们的赵王要回去啊。”
“哈哈!”赵国士卒不言先笑,“将军你没有真正弄明白张耳和陈余在想什么呀。赵王武臣和张耳、陈余一起提着马鞭攻下赵国几十座城池,他们每个人其实都想自立为王,只不过形势还没有安定,不敢三分赵国各自称王,暂且按年岁大小而先立武臣为赵王,以此来稳定赵国民心而已。现在赵国的土地上人心已经归顺,张耳和陈余早就想瓜分赵国土地自立为王了,只是时机还不成熟而已。现在燕国囚禁赵王武臣,可以说正中他们下怀,他们巴不得燕国把武臣杀了,这样他们就可瓜分赵国土地自立为王了。而且,那时候他们会以燕国杀赵王之罪,联合起来进攻燕国,燕国抗得住吗?”
一番话,说得燕国将军脑袋中立即透亮:得嘞,士兵您比将军明白。
马上报告燕王韩广,释放了赵王武臣。
这名赵国士卒便吹着口哨,驾驶着马车,载着武臣返回了赵国。
历史书上没有记载下这个赵国士卒的名字。
然而,无名的他,却深刻洞察着当时各路造反军队之间的形势。他们共同反抗暴秦,但在暴秦还没有灭亡的时候,就都已经在为各自的地盘作打算。
中国人的革命,往往都是如此。
除了陈胜,这些造反军队的头头们谁都不是真正胸怀天下的革命队伍,而只不过是中国军阀的祖宗而已。
与这些已经攻占大量城池、称王建政的大军阀相比,刘邦此时只有一个小小的沛县,区区两三千人马。
就像一只还没有长大的小狮子,置身于猛兽丛林当中国,随时都有被吞并的危险。
而且,形势还在变得越来越严峻。
陈胜派周文率领楚军北上攻打函谷关,直捣秦朝心腹地带,一路招兵买马,到函谷关时,已经有数十万军队,在戏水边设营驻军,直逼秦朝京畿咸阳。
造反士兵的呐喊声,已经大得能够使咸阳宫中日夜不息的音乐也欣赏不下去了。秦二世胡亥这才知道,叔孙通所说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小毛贼”,现在已经来到身边,随时可能摧毁自己的宫殿。
他立即派人去抓叔孙通,可是,叔孙通早已经走在前去投奔陈胜造反义军的路上。
秦二世再也没有心思搞什么专家论证,赶快与群臣商量该怎么办。
尽管此前秦二世已经诛杀了大量贤臣,但秦朝毕竟是天下强国,人才仍然不少。
少府章邯就是当之无愧的帅才。
章邯曾经亲自上过战场,参加过秦朝征服六国的战争,因为军功而担任了少府,相当于国税局局长(掌山海地泽收入)兼国防工业部部长(掌管皇室手工业制造),可见其精明强干,深得皇室信任。
看到满朝文武个个当哑巴,他挺身而出,说:“盗贼已经来到,他们军队威势很强,现在调发附近郡县的军队抵抗已经来不及了。骊山修建陵墓的刑徒很多,请赦免他们,发给他们武器以抵抗盗贼。”
眼下之计,也唯有如此了。秦二世采纳了这个建议,大赦天下,派章邯去赦免骊山刑徒以及家奴所生的儿子,发给他们武器。
秦朝的武器装备,无疑是天下最精良的;这些刑徒奴隶们为了获得赦免得到自由而迸发出来的战斗力,无疑也不亚于咸阳城外的造反队伍。
更重要的是,相比起周文等造反将领,章邯等秦军将领都是将门之后,接受过系统的黄埔培训。章邯虽然比不上王翦、蒙恬等已经死去的秦国名将,但也完全称得上是骁勇善战的一代名将。
在章邯的反攻之下,楚军几十万大军,瞬间被打得打败,周文逃走,自杀。
秦军随机对各地的造反进行了猛烈的反攻和残酷的镇压。
秦军依然是天下装备最精良、后勤最充足、纪律最严明、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这样一来,刘邦面临的就不只是周市率领的魏军的威胁,更有秦军的猛烈攻击。
他的军队太少,沛县也并不牢固,攻占方与、胡陵失败,四面更无据点。
坐困孤城,随时都有可能被彻底歼灭。
公司才开张,就遭遇惨烈的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狼狈不堪的历史】最新更新章节〖64、刘邦为何刚起兵就面临险恶环境? 下〗地址https://wap.v377.net/49_4902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