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集花会(三)(3/4)

婚约的”

秦榛很抠他话里‘名义上’这三个字的字眼。

她被姜府认回差不多也小一个月了,婚约之事两家一直未作商量,既不敲定时日,也不说退婚,婚约就那么悬置着,也不知到底是何打算。

她想开口问问,却觉得会不会显得自己不够矜持,太过主动。

但她终归还是想问的,“内个......”

只不过话还未说完,就被打断了。

“再过两日我便要动身去江州了,怕是有段时间不能在京城了”宁云修道。

“江州?江州发生了何事?”秦榛问道。

“怎么,十日都憋在姜府中,外面发生的大事你居然不知?”宁云修诧异道。

“我真的不知,快别卖关子了”

“近日来,京城中流传一首诗,先是由一些小乞丐传唱,后来传入朝中大臣耳朵里,进而使皇上得知,皇上得知后大怒,下令江浙总督王吉、江州知州周兆泉与刑部共查此案”

“什么诗皇上竟会如此在意?”秦榛问道。

“十八子,十八子,菩提子散落九州,鸿雁高飞鸟归处,日升月落水中影,你可听过?”

秦榛觉得好像在哪里听过,但是又有些想不起来,“这诗感觉好耳熟,我好像在哪里听过”

“如今这诗遍传京城,说不定你不经意间在什么地方就听到过,前朝兴国灭国将近百年,你总还记得前朝皇族姓什么吧?”

“前朝李氏建兴国”秦榛恍然大悟道:“原来这诗中的十八子指的是前朝李氏,十八子也可以指菩提子,那散落九州之意便是宣国各地都有李氏皇族留下来的后代了?”

“正是”

“那后面两句指的是什么?”秦榛问道。

“鸿雁高飞鸟归处是为一谜面,谜底是江,意指江州出了李氏天子,日升月落水中影是指如今宣国的一切不过是水中幻影,即将破灭”

“可那又如何,宣朝建国都近百年了,又不是建国初年,如今四海升平、人心思定,即使有前朝的皇族留下来又能起什么波澜吗?”秦榛不解,前朝已经成为历史了,即使有首意指前朝皇族散落九州的诗又如何呢,皇上也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吧。

“前朝皇室不足为惧,可怕的是打着前朝皇室的旗号,意图覆灭宁氏王朝的人,你当如今真是四海升平、人心思定的盛世吗?先帝为收复南越,平定西北,在位期间穷兵黩武,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以致于国力空虚,而当今圣上继位后却没有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税赋日重,百姓苦不堪言,为何如申万青之辈能够把握朝纲,不过是因为他们能给财政带来收入,过程如何并不重要,只要最终结果是国库充盈,皇上有钱可用,那他,便是栋梁之才。而一切都只是恶性循环,等到积重难返时,便皆会遭到反噬,这承平的盛世不过是用幻影般的繁花似锦来掩映内里的沉疴宿疾”

大多数的人还陶醉在宣国所谓的繁华盛世中不能清醒,而宁云修已经看出这个国家的症结所在,但此时的他还不能做些什么,因为他还有所顾虑,他不是孤家寡人,他需要顾及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可他们真有那么大的胆子吗?谋逆可是灭九族的重罪,普通百姓如何会跟着他们行险事?”秦榛还是觉得虽然宣国病症很多,但如今却不是推翻宣朝的最好时机,毕竟百姓只要还能活得下去,就绝不会轻易想推翻一个国家。

“若只是打着李氏的旗号说服力还有些薄弱,毕竟时间久远,李氏有没有这么大的号召力还真不好说,可近来黄淮水域暴涨,沿岸百姓多受洪水摧残,各地也多出异相,什么百年的大树倒下后与地上的五块石头形成一个兴字,筑堤的河岸上挖出来刻着谶语的石头,加之荧惑守心的天象预示着当朝皇族必有陨落,凡此种种,倒是给有心之人造了势,令相信异相之说的民众不得不信”

“如此看来异相频发倒像是早有准备,天象是可以观察的,其他异相只要提前准备就好,那所谓的李氏皇族可是真的?活到如今这个岁数,怕是要成精了吧”

“无论真假,都是难逃一死,皇上必不会留他”

“那他们岂不是要做困兽之斗了,那你此番可要小心啊”秦榛嘱咐道。

宁云修听她担心自己安危倒是心中暗喜。

“我......能跟你去看看那李氏皇族长什么样吗?你在前面抓人,我在后面看着”秦榛突发奇想,想去凑凑热闹,京城来了挺长时间了,总呆在一个地方有些腻了。

“不能”

“为什么?”

“不为什么”

俩人因为让不让秦榛跟着去的问题又吵了起来。

其实也是,作为姜府的大小姐,怎么能够去到逆臣贼子兴风作浪的地方抛头露面呢,便是姜育衡也不会同意的,何况宋贵妃不时还会宣她入宫,如何走的开呢。

但是秦榛不管那么多,她现在虽然有家有‘亲人’,只是觉得偌大的京城,若少了一个人的存在,便感觉整个城市也会变得陌生,是以在宁云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宣奇女子】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七章 集花会(三)〗地址https://wap.v377.net/64_6489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