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婚事(3/3)

总督王吉及时派兵相助,镇压有功,合该赏赐”宁云修道。

成帝道:“卿此言在理,准奏,姜尚书,江州知州一职的缺,着卿拟几个合适的人选以备遴选”

姜育衡道:“是”

“至于王吉便赏银百两,良田十亩,以慰其功”

成帝随意的赏赐了王吉,他的心思还在接着要提及的事呢,“还有一事,朕已考虑良久了,近来朕思国事繁多,各地灾荒频发,处处用银,国库中银两储蓄总有定数,且年年岁出大于岁入,申尚书未雨绸缪,为防止来日国库空虚,遇急情险情时无余财可以赈济,便提出由国家铸钱的法子,既不加重百姓的负担,又能增加国家的收入,如此可是个两全的法子,众爱卿以为如何?”

钱的事儿上,宁云修虽然不如断狱懂得多,但也深知乱铸钱币的法子必然是不可行的,果不其然经常和钱打交道的户部度支司员外郎富衍回道:“申大人为社稷谋福利的良苦用心,臣等皆知,但臣以为,此法并不可行”

虽然直接反对自己顶头上司提出的方法甚为忌讳,但如果此法真的实行了,势必会造成市场的混乱,加重百姓的负担。

成帝有些愠色道:“卿以为为何不可?”

富衍直言道:“洪宇朝时曾广铸铜钱,又且自太祖之后每朝都各有铸造,若愚民得知既造了新启新钱,则洪宇等项旧钱,势必停滞不通,滞留在小民手中,小民必以其为苦,甚为不便,且以往铜钱私铸之风盛行,质量参差不齐,钱法崩坏,价值贬损,钱既不值其本值,则多发何益,望皇上察思”

皇帝闻言静默不语。

申万青不认同道:“每朝既能发行钱币,如何吾皇不可铸钱,何况又没说洪宇等钱不能流通,国家可以回收此类钱币,等到新启钱流通之后又何愁会滞泄于民”

皇帝表情松动。

礼部尚书赵荣珍进谏道:“申阁老此言诧异,回收过后的钱没有滞留在小民手中,反倒是滞留在朝廷手中,收回那么多价值低廉的钱于国库的充盈有何用处,正如富大人所言,多发钱币,则会导致钱币价值损失,伏愿皇上稍暂铸钱之举,可以从裁剪无益之费,无名之赏,做开支节源之计,则国库可充,如此才是使民生有赖的良法呀”

成帝听到反对的声音不小,并没有一意孤行,只是说此事过后再议,又与赵荣珍嘱咐了八月秋闱之事:“朕最重科举一事,人才的遴选才是于国家最有益之事,此事便交由卿来办,卿任职礼部尚书以来主持过数届科考,监考官员皆可由卿来选,只有一点,务必要事必躬亲,维持住考场的公平公正,替朕掘出有真才实干的栋梁之才,若是能再得一个如林洵一般三元及第的人才,则朕心可慰呀”

赵首辅恭谨道:“臣必不负圣上所托”

廷议散后,富衍与宁云修并肩而行,他用二人能听见的声音道:“郑赟泰之事还要多谢你,只是江州之事如何只牵扯到悬夜司一方,严怀英死后在江州城内活动之人皆被你隐去,你便有这么大的胆子能确定日后不会让皇上知晓,难道不怕王吉会上报皇上,还是说王吉对你是唯命是从?”

宁云修道:“郑赟泰之事就不必谢了,我们都是半斤八两,有些事情不必知道的那么清楚”

富衍摇头道:“我可没兴趣探知你的事,只是你的身边若有危机未解决,日后可是会给阿榛带来危险的”

“此话怎讲?”

“你居然还不知道,也难怪,刚一回京便来宫中听宣,姜大人已与睿王爷商议定了,你和阿榛的婚事今年内便能定下来,真是恭喜了”富衍此话说起来有些苦涩,阿榛与宁云修是生下来便指定了姻缘,毫无疑问,这段关系里再没有了别人的位置。

自己是记得小时候的事而成为陷在这记忆中的有意人,而记忆中的另一位主角因为丧失了记忆而不知曾有过他这么个人。但即使她日后记起来了,他对她来说也只不过会被当成一个普通朋友而已,这便是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吧,既然这样,她不想起来也好,便让她从不知道自己心意,那样她便没有负担。

“婚事?”虽然宁云修知道他和秦榛是有婚约的,但是二人相处的时候似乎从来都忘记了与对方还有婚约这一茬,该挤兑的时候从来话不饶人,另一位则是该耍无赖的时候决不君子,他甚至有些庆幸他老爹慧眼如炬,早早的把媳妇给预订上了,用婚约的框框把阿榛拴住,不然对他来说,富衍确实是个强劲的对手。

阿榛心里应该是没想过的,但是富衍的心思他是能看出来的,从第一次见阿榛就很殷勤,哪有对别人无缘无故的好,不是喜欢就是另有所图。

“原来两家长辈已经互相安排上了,多谢富兄提醒,本官这便回府与父王确认一下”出了宫门,宁云修急翻身上马,径直回了家。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大宣奇女子】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六章 婚事〗地址https://wap.v377.net/64_648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