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捅娄子(2/3)

上去是没违章,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你这是在公报私仇。

其实这电话是周明打给他的,周明也挺无奈。

牛进在宣传部认识不少领导,其中就有一个副处级的副主任,人家打电话到他这来了,得知是刘羽办的案子,周明就坐蜡,表示先过问一下。

不过早上才给刘羽打过电话,下午又打,周明自己脸面就挂不住,这才打给大队长。

“刘队啊,牛进在社会上有点能量,能不得罪就不得罪,毕竟记者这东西,有时候会带来不小的麻烦。”赵德重重叹口气,委婉的提醒道。

刘羽咧了咧嘴,秉公执法,这四个字说容易做太难了,因为这个社会,本身就没有公平而言,想在不公平中创造公平,何其艰难?

“我还就不信了,我们执法关还会给一群记者妥协!”刘羽相当恼火。

赵德还能说什么?只能暗道苦也,怎么把这么能折腾的一个主扔在他这里?动不动就给你弄一炸弹,吓也把你吓死。

接下来两天,刘羽真就见识到了报社的威力。

《风山晨报》连续两天刊登了一次头条和副头条,痛斥执法关暴力执法,违章执法,点名本市警队三大队三中队刘姓警官,这比上次清晰明确得多了,就算是一般的百姓,一查之下就知道,这个姓刘的警官是谁!

《风山晨报》的动作不仅于此,报社的遭遇是不能唤起百姓的感触的,在百姓心目中,这是报社跟交警狗咬狗,谁都不是好东西。

但《风山晨报》恶毒就恶毒在,在事件引起巨大反响之后,又刊登了一条重要的报道。

“关于干部滥用职权引发的思考”这一文章中的刘姓警官,据悉与这位刘姓警官系同一人。

这一篇报道出来,那就真的引起轩然大波。

中国的百姓是最没有血姓,却也是最有血姓的。

说没有血姓,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太冷漠,没有人敢于表现出血姓。

说有血姓,是因为大多数百姓都打心底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血姓的人,只是没有会表达。

所以,血姓能否被煽动,就一句话:导火索。

而且,当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时,会互相给予底气,血姓被再度拔高。

此刻,在报社的连续渲染下,刘羽已然成了警察系统里的败类,作威作福,鱼肉百姓,无恶不作。

很多人都不清楚民意的威力体现在哪里,或者通过什么口径来发泄出来的。

其实办法不是特别多,说来道去就那么几个而已。

座谈会、委员来信、街头巷议、个别交谈、书面交谈、热线电话等等……这些只是民意宣泄的口子。

而目前社会一个体现民意非常重要的地方在哪?

网络!各种评论,各种建议,各种帖子,都伴随着部分民意的滚动。

所以,刘羽几乎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处于了风山市的风口浪尖,各大论坛、bbs等互联网窗口都转载了这一消息,并且引起强烈反响。

当然,之所以一件常见的滥用职权案会被炒热,《风山晨报》自然做了幕后推,否则还真引不起这么高的关注度。

民意的汹涌,最直接的反应就是,领导着急了!

周明急了,蒋新国也不怎么安稳,张国栋回来了,被调整是必须的,他蒋新国能不能进一步就看这次会,可是分管的交警口子出了这么大岔子,怕是少不了要被人揪住小辫子。蒋新国又是恼火又是无奈,对这个刘羽他真没法子。

领导,并不仅仅指他俩,还有上面的局长范东亮也皱着眉,他自然看得出来,这是《风山晨报》在推波助澜,但局面已经如此了不是?换在不知道刘羽有后盾之前,范东亮已经对刘羽做出了处理,不管你是不是冤枉,为了平民愤,你只有下台!

甚至,更上面的领导,政法委书记也注意到了,发现这一幕,轻轻皱起了眉毛:“这个刘羽,不像话!晨报,更不像话!”

他的秘书记下了这句话,领导的话你要学会听,这句话的意思是,两方都要处理,但晨报要重处,可以的话,刘羽就不处理。

秘书小心的偷看了书记一眼,心里纳闷,这件事明显只要处理完刘羽就没事,为什么书记却想处理报社呢?这里面似乎有点说道。

总之,这件事影响相当之广,从民间到官场都引起了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武医官道】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四章 捅娄子〗地址https://wap.v377.net/83_8371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