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诸王撤军(2/3)

脸色的司马颙,要是手握二十万大军的司马颖离开京师,司马颙要是还敢争锋,还不被司马冏也生吞活剥了?

司马颙的邺城大军虽然是军镇的兵力,按理说比司马冏的大军能打,可双方大军的数量相差太多,没了司马颖在京师,司马颙应该是不敢妄动。

不过在秦王府,虽然听到了司马颖说了这么一句话,诸王倒也没有介意,没准就是随便说说呢,毕竟辅政大权不是这么好让的,他就忽然高风亮节起来了?大多数藩王还是觉得,司马颖这句话不能当真。

很快司马颖的动作就证实了他们的猜想,直接入宫面见天子,司马颖同样被司马冏推出来共同辅政,自然随时可以入宫面见天子,“首先举义兵者,秦王,传檄天下者齐王、颖没有在半分功劳,只是做了分内之事,现在天下已定,都是秦王和齐王的功劳,颖岂敢贪功?齐王礼贤下士,朝野皆知,现在秦王病故,颖只想要护送兄长的棺椁去长安,并且秦王临逝之前想让颖出镇长安,颖不敢不从命。”

司马颖也知道自己的皇帝兄长是什么状态,同意和不同意都是一样的,觐见完毕径直出宫,到太庙向列祖列宗道声别,时间刚过中午,就带领最为亲近的部曲,护送司马柬的棺椁上路,向西进军。

这么果断的样子,直接打了断定司马颖随便说说的诸王之脸,正在齐王府要离别的司马季和司马繇,都被抢戏了,看着司马冏起身直奔城外追赶,互相叹了一口气,起身追去,不出所料肯定是兄友弟恭的戏码。

司马冏甚至都没带亲兵就直接奔出城,要知道城外都是分属于不同藩王的大军,这样其实很有风险,但司马冏不管不顾,在尔虞我诈的环境当中待时间长了,骤然见到这种高风亮节的作态,一下子被这种真诚感动的够呛。

就像是司马季在皇宫当中,因为羊献容一句很简单的话,差点被弄的掉眼泪一样。

追了十几里,三人赶上了司马颖的队伍,司马冏少见的真诚道,“你这是干什么,本王从来没有赶你走的意思,你我共同辅政,还天下一个安宁。”

“有齐王在,天下会有一个安宁的,颖现在只想完成兄长的嘱托,将他送回长安。”司马颖畅谈的叹了一口气道,“颖并非一个喜好权势的人,更愿意守着自己的封国过日子。”

司马季一听点头道,“这也正是本王追求的生活!”他绝对相信司马颖的话,毕竟这是一个做出身在邺城,遥控洛阳操作的人。要不是亲身实践了连曹操都不敢实践的操作,司马颖最后怎么会败给出道就吃败仗,带着天子和司马颖对垒都打不赢的司马越?

果然还是上演了兄友弟恭的戏码,就连在场的部曲私兵都眼眶发红,尤其是跟随司马柬的建武将军杜剑,更是擦拭掉泪水,看向司马柬的棺椁默然不语。

“你还有什么要求大可直言。”司马冏眼见也劝说不动,便提出司马颖有要求可以说。

“秦王的一些部将和颖的部下,可否封赏一下。”司马颖顿了一下让人拿纸笔来,写下了封赏的名单,卢志、和演、董洪、赵骧、杜剑、刘瑶都在其中。人数并不多,只有几十人,都是在此战当中真正立功的人。

站在司马冏身后的司马季暗自点头,王之乱后期出现的角色,明显水准都更上一层楼。至少都是不次于贾后的人物,看看从司马炎死后的几个掌朝者,杨骏封侯上千,司马亮封侯上千、司马伦封官过万。

而现在兵力最为雄厚的司马冏和司马颖,同为辅政,到了现在却一直没有大肆封赏。司马冏只是封了五个公,司马颖的名单也不多,都是战场上的立功者。

要知道讨伐司马伦的大军足有百万,要是和司马伦一样大肆封赏,那要封多少官。

这也是司马季为何不敢带着大军来的原因之一,带过来的女真骑兵给点钱就大发了,他们本就是胡人,对晋朝还不熟悉,自然所求不多。要是带着十万大军南下,司马季如何满足这些军中将校?

目送司马颖离开,司马冏坐在站马上良久,似乎还不相信自己眼中最大的对手就这么走了?就在昨天,新野王还劝说他先下手为强,今天就变成了这样一副样子。

“齐王,季有一件事相求。”司马季想了半天,张达李山都是看着自己长大的人,不封赏肯定不会有不满,幽州军的步卒没有打过仗,只是洗劫了赵国,自然没什么理由封赏也可以压下去,只剩下一个封赏的人,便开口相求道,“整个石氏一门,只剩下石超一人,请齐王看在石崇被司马伦孙秀杀的生此一人的份上,给一个将军名号。”

“倒也有理,不如就封为鹰扬将军如何,这也是石崇曾经做过的将军。”司马冏对石崇没什么好感,但也没有恶感,司马季只求这么一个将军位,算得上是很合适的请求。

“确实很合适,谢齐王。”司马季感谢道,“既然诸王都已经离开,明日本王也要北返了,到时候和东安王一起上路,还能护送他一段。”说罢对司马繇笑笑。

“徐州事物也很重要,有劳东安王了。”司马冏点点头开口道,“本王既然拨乱反正,忙完这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晋太宰】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七十五章 诸王撤军〗地址https://wap.v377.net/96_96280/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