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李世民的转变(1/2)

二月十八,黄道吉日。

这一日,杜启在高昌称帝,并且昭告天下,宣告着夏国的独立。对夏国的百姓来说,这是一桩好事,因为大夏国自此独立,不再是大唐的属国,所以举国同庆。

为敌,杜启大赦天下。

而在夏国杜启称帝的这一天,夏国的国书刚好提前送达到大唐,恰恰是二月十八这一日,国书已经送到长安城的皇城中。

如今的杜启俨然是大唐禁忌一般。

少有人提及。

甚至许多人不敢随意提及,毕竟李世民两次在杜启的手中吃瘪。尤其最近一次,侯君集被杜启杀了祭旗,苏定方等一众瓜州将士归顺杜启,段志玄更是惨败被擒损失惨重。

一系列的情况下来,使得大唐颜面无存。

朝野上下,鲜有人提及。

都担心触怒龙颜。

唐真接到夏国送来的国书,他不曾看国书的内容,但知道是杜启的,一下也是紧张起来。他急匆匆来到李世民的身旁,禀报道“陛下,杜启安排人送来了国书。”

李世民眉头抬起,眼中冷光一闪而逝。西域瓜州的一战,对李世民打击颇大。不仅是损兵折将,更是因为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败。

这是他以往不曾遇到的。

李世民是战场上的宿将,身经百战。他虽说有不敌的时候,但历经磨难后最终都会取得胜利,都可以扭转乾坤。可这一次,却是狼狈退回来。

李世民接过了国书,当他看完书信的内容,怒极反笑道“好得很,好得很啊杜启此子,真是狼子野心,一步步的谋划,到如今脱离大唐称帝。”

唐真一听到称帝二字,心头一跳。

杜启称帝了。

等于杜启和大唐便是对等的身份,再不是大唐的附属国。唐真这一刻,背脊更是微微弓着,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不敢有任何大意。在唐真看来,杜启的做法等于是捅破了天。尤其唐真见李世民久久不说话,更是小心翼翼。

良久,李世民吩咐道“召长孙无忌。”

“是”

唐真立刻去安排。

旋即,唐真回到李世民的身边道“陛下,是否通知房相他们呢”

“不必了。”

李世民言简意赅回答。

李世民的话语,都清冷了许多。时间不长,长孙无忌迈着小碎步,快速的进入大殿,躬身向李世民行礼,道“陛下”

李世民道“辅机,坐”

“谢陛下”

长孙无忌道谢后,恭恭敬敬的坐下。他看向李世民,尤其看到李世民冷峻的神情,心头却是升起一抹凝重。作为一个追随了李世民近二十年的人,且已经结识了李世民二十余年的人,长孙无忌深知李世民的心思。

显然李世民遇到事情了。

长孙无忌开口道“陛下莫非是遇到了什么难题吗”

李世民说道“杜启送来了国书。”

长孙无忌道“杜启如今在西域一家独大,他送国书来做什么”

李世民道“杜启在高昌称帝,脱离大唐。恰好,今天就是杜启称帝的日子。恰恰,他的国书也是今天送达,真是挑选了一个好日子啊”

长孙无忌心头咯噔一下,内心却也快速思索着。联想到李世民眼下的神情,长孙无忌脸上的神情前所未有的凝重,开口道“陛下,杜启此子本就狼子野心。当年杜启在长安时,臣就看出了杜启的桀骜不驯。此子,极为可恶。”

李世民道“如今说这些,已经没有任何的用处。杜启在西域称帝,夏国位于我大唐的西侧,便是如芒在背。相比于昔日的突厥,杜启其人的威胁更大。”

长孙无忌道“陛下所言甚是,杜启的确威胁巨大。故而臣认为必须加以遏制,不能任由杜启继续坐大。”

李世民道“如何遏制”

长孙无忌说道“回禀陛下,臣的建议很简单,就是采取策反拉拢的策略。大唐要着手对付吐蕃、高句丽等,无法去攻伐杜启。我们到如今为止,也不曾得到手榴弹、地雷等武器的制作配方,这对我们也是不利的。眼下臣认为,有三方面的事情要做。”

李世民道“说来听听”

长孙无忌道“第一个方面,其实是对付吐蕃、高句丽等边境一事。我们要逐步的削弱这些力量,再度增强大唐的实力。”

“第二个方面,杜启覆灭西域各国,各国未必就真正宾服,总有一部分人不满杜启。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拉拢这一批人,策反他们,让他们作乱,给杜启添乱。总之西域夏国境内,我们的人越多越好。”

“第三个方面,加大对手榴弹等武器的打探,必须把制作配方拿回来。我们大唐有了这些武器,才有利于大唐和杜启开战。”

长孙无忌说道“陛下,这就是臣的安排。”

李世民听完后眼眸转动,内心快速的思索着,考虑着长孙无忌建议的可行性。片刻后,李世民说道“无忌,你考虑的第一个方面,朕认为不妥,要做出调整。因为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在大唐当侯爷】最新更新章节〖第976章 李世民的转变〗地址https://wap.v377.net/96_96894/967.html